LaVyrle Spencer 蕾維爾‧史賓瑟
由 a88151 在 發表
rosielmp4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真愛動我心
感謝讀書會讓我認識一本好書,一定要來灑個五葉
文字優美而且劇情豐富,主角們的個性也都很討喜。這本對我來說甜的部分滿多的,而且整個故事的氛圍非常溫暖,沒有狗血,有的是諒解和扶持,看了非常舒服。
我很喜歡威爾和畢小姐之間友情的描述,在依玲和畢小姐一起為了威爾去找律師時,有這麼一句:
如果一個戀愛中的女人能移山,那麼兩個這樣的女人就能倒海。
讓我看了大笑,依玲用她爛透的技術開著車載著畢小姐上路(身為車技也很爛的人,深深了解她付出了多大的勇氣!),畢小姐說了一句話也讓我大笑:
「小心別撞上諾里和納特兩兄弟,他們對本鎮貢獻良多。」
故事後段威爾被陷害而被補是個很大的轉折點,因為這個事件依玲終於回到了她恨透的小鎮和傷害過她的鎮民們接觸,扮演偵探只為了救丈夫出來,這段劇情非常熱鬧又可愛,讓我對這本故事的喜愛更深了!
Cliotsai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真愛動我心
這是一個奮鬥兼具療癒的故事。男主角白威爾從小是個到處流浪的孤兒,成人後在德州當牛仔,卻為了好友錯手殺人,坐了五年牢後出獄,因為更生人的身分,工作都做不久,一路流浪到喬治亞州,又被可惡的工頭欺負開除。無處可去又非常飢餓的他看到女主角在報上登的徵夫啟事,硬著頭皮前去應徵,只想求個溫飽。女主角鄧依玲從小被宗教狂熱的外祖父母關在家中,長大結婚後也離群索居,和丈夫已經育有兩個兒子,肚裡懷著老三,丈夫卻意外過世。必須自力更生同時照顧小孩,無人可依靠的她只想到登報徵夫的方法。兩人見面時,彼此都是有點悽慘的狀況,所以這樣的互助安排是非常有幫助的。一開始兩人只是單純的共同生活,威爾也努力改善家中的環境,將自家農產拿去鎮上賣,並結識了正直的圖書館長畢小姐,成為好友。日復一日的家常生活中,威爾和依玲都愛上對方,卻因為自卑而不敢表態。直到某次依玲提到生產時不要請醫生,只要由威爾來幫忙,威爾嚇得半死,依玲說前夫幫她接生了兩次,威爾表示那不一樣,他是丈夫,依玲則回:「你也可以是。」於是兩人就決定結婚了。
雖然結了婚,卻只是有名無實,因為依玲自認是個平凡又懷孕的醜女人,威爾從沒被愛過還殺過人,他們都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也不會被對方所愛。婚姻生活中兩人共同分享家務與喜悅,威爾還得到畢小姐給的圖書館雜務工作,有了一份穩定的薪水。他與依玲之間的感情,在慢慢累積的溫情中顯現,並且由威爾跨出主動向前的一步,確立了兩心相屬的關係。在依玲生產後幾個星期、威爾被徵召入伍參加太平洋戰爭的前夜,他們終於在身心靈都結合為一了。
才剛享受相愛的美妙卻必須分離,還不知道有沒有再相見的一天,兩個人忍受著思念之苦各自成長,只能在信中互訴情意,卻更加確定彼此的感情。威爾在戰爭中受傷退伍歸來,雖然有退伍軍人的PTSD,但是在依玲的陪伴下逐漸克服,日子過得平靜美滿。某日,鎮上發生謀殺案,兇手刻意嫁禍給威爾,警方前來逮捕他時,威爾看到依玲眼中的訝異與失落,大受打擊,到被帶走前都不理睬依玲。依玲明白犯下大錯後,行動力大爆發,原本不願接觸人群的她自己開車到鎮上找畢小姐幫忙,去為威爾請律師、到警局探監(雖然威爾仍然生她的氣)、尋訪證人,甚至還為了籌錢而踏入她童年陰影的祖屋,委託賣屋。幸好在大家的幫忙下(小鎮果然沒秘密啊),威爾最後洗刷罪嫌,兩人度過這次信任危機考驗後急切的言歸於好,雨過天更晴。
這本是我非常喜歡的蕾維爾史賓賽代表作,因為書中的「從無到有」以及「療傷成長」過程闡述得非常細膩,很動人。威爾原本一無所有,光是看著依玲撫摸孩子的髮絲、聞著廚房裡的麵包香味、能夠用熱水洗手,就讓他感動不已。來到依玲家後他勤奮工作,將雜亂的家園環境大為改善,還能帶農產去鎮上賣,增加家裡的收入。而依玲給予他的信任,以及對威爾帶來的改變所表現出的快樂,讓威爾非常有成就感,空洞的內心幾乎被「滿足」填滿,因此也點燃更努力工作的鬥志,後來他毅然決定接受徵召上戰場,也是因為他想保衛自己的家園,並且再也不要被別人看不起。
依玲從小幾乎與世隔絕,逃學到森林中漫遊時認識了前夫葛林。葛林是個非常自在善良的人,他成為依玲唯一的朋友,他們兩人的婚姻「比較像是兩個孤獨生命的自然延伸——當結合在一起時就比較不寂寞」。(請參考英國電影《福爾摩斯先生》)在看依玲與葛林的故事(第八章)時我其實也好感動,兩個孤單的人互相安慰,這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威爾與葛林不一樣,他腳踏實地,而且因為珍惜,非常會照顧家人。依玲與威爾之間除了異性吸引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讓他們彼此歸屬:依玲是一位溫柔的好媽媽,而威爾飄零的過去,使他嚮往母親般的撫慰。這樣的描述從一開始威爾到依玲家應徵時就看的出來,依玲對待畏縮的威爾,就像對小孩一樣,適時的命令他做出反應。威爾看到依玲帶著小孩散步、講故事給他們聽,「他覺得這位與他素昧平生的母親,那雙他不曾握過的手,還有那從未聽過的故事,都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依玲要威爾多笑笑,威爾反問有什麼好笑的?依玲回他「也許你該自己去找答案」,此後威爾會多看看樹、多看看鳥、多看看早晨的天空、多看看院子裡的花,可以說,他開始打開了自己的心胸去感受。依玲會幫他理髮、做飯、給他溫暖的懷抱,當他退伍回來飽受創傷折磨時,依玲也會給他時間,等他自己面對,等他願意向她訴說戰場的可怕與失去朋友的傷痛。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兼具,療傷給愛,這一點,就是畢小姐永遠不可能取代的。(就算畢小姐年輕貌美也不可能啦!)
我最喜歡的一段情節是威爾從軍後要分發到部隊前有兩天的假期,為了爭取兩人相處的時間,他請依玲坐火車來跟他會合。當兩人見面時,各自都有了些許改變,威爾穿著軍裝顯得氣宇不凡,也變得很有自信,依玲化了妝,穿著自己做的時髦衣裳,帶著嬰兒坐了好久的火車,穿越了擁擠難熬的路途來見他。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加上內心愛意洶湧,使得兩人都不太敢直視對方。他們進旅館後,依玲必須先餵女兒喝奶,威爾在旁邊等待時,對親密接觸的迫切需要越來越升高。作者在描述他們的緊張與期待時非常細膩,讓讀者也跟著迫不及待。XD
故事中最後的謀殺案帶來另一個考驗,依玲只不過稍微遲疑,威爾的信心就全面崩盤,憤怒的不肯看她。這段雖然讓人傷心,可是也好好看啊!持平的說,兩個人的反應都是人之常情啊~。(請參考日本電影《怒》)威爾心想:她不愛他,否則她會像小湯姆一樣跳出來保護他,想都不用想。依玲則是吶喊:「那只是受驚嚇後自然的反應,誰能避免呢?我當然知道威爾不會殺人。……我是人,我會犯錯,現在看我怎麼改正錯誤!」然後「家傳的剛烈性格終於找到機會爆發出來」,原本排斥人群的她就這樣豁出去、為了救威爾出來而到處奔波努力了!有沒有超級熱血成長Fu?!!XDDD
其實這個作品在蕾維爾的書中並不算太苦的(到底是有多苦),也許男女主角生活並不順遂,有很多考驗,但是兩個人之間雖然曾經遲疑,卻沒有太多互相傷害,在摩擦誤會後仍然渴望撫慰對方、也渴望受到對方的撫慰。我覺得羅曼史真正浪漫的地方,就在於最適合的兩個人能夠相遇,不是嗎?《真愛動我心》推薦給喜歡看主角從顛沛流離到建立起穩定生活的你、喜歡療傷成長故事的你、喜歡會犯錯也會彌補的主角的你、喜歡日久生情而且情比金堅之愛情的你。
Brin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That Camden Summer
看到Cliotsai的書評,我想起當初看這本時怒火中燒到想摔書啊
作者詳細描寫出那個年代對女性的歧視與不公,而我看到快吐血,印象十分深刻,相較之下,男女主角的劇情細節我倒是忘光光了。
書裡情節的安排應該是為了反映當年的社會現象及觀點,看完只覺得生在現代真好。衷心感謝歷年來的女權鬥士們(合十)。
學Clio來紀錄一下雷點 (多年前看的書,僅憑印象寫,可能有誤)
======內有劇情,慎入=======
1. Roberta在荒郊野外遇到姐夫伸出狼爪,竟然是無力或不能反抗。這段施暴細節作者沒有寫,但從後面的描述看來,Roberta似乎沒有全力抵抗或試圖反擊強暴者。感覺像是上級欺凌下屬,而下屬不能違逆的權力結構 (男尊女卑的社會結構)。
2. Roberta的母親與姐姐的態度 = 當時社會對離婚婦女及職業婦女的觀感。長期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女性想要自立更生很困難,就算是有一技之長的護士出門工作也會遭人非議。性侵案的受害者反而是被檢討的對象(這點到現在還是一樣,很可悲),連Roberta的母親和姐姐都覺得是Roberta的錯……
3. 鎮議會的一位女性成員在閉門會議中挺身而出,說明她本身也曾是那位姐夫的性侵受害者,多年來一直不敢出面控訴犯人。書末雖然確認了姐夫是強暴慣犯,最後也只是姐夫一家搬出鎮上,強暴犯依然逍遙在外名聲無損,而且還可能繼續物色下一個受害者啊!!!
Cliotsai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That Camden Summer
沒想到蕾維爾的書我竟然會有只灑三葉的一天。依我現在的懶散程度,原本可能不寫評了,但是我隱約好像與NancyChen同學約定好了,因此以下會詳細介紹故事內容,希望蕾粉們可以多點資訊。
[警告] 我覺得這本不是羅曼史,而且內含一個很令人不快的情節,若繼續往下看請做好踩雷的心理準備。
時間是1916年,女主角Roberta跟花心又不養家的丈夫離婚後,帶著三個女兒返回故鄉,打算以公職護士的工作養育小孩。她請身為當地房仲的姐夫幫她買了一棟房子,到達當天才發現房子狀態很糟,幾乎無法住人;不過在那個年代就敢勇敢離婚的她想當然爾也很強悍,她馬上厲色要求負責買房的姐夫要幫她把房子整修到至少堪住。這姐夫一方面理虧,一方面居心不良,於是就答應了,請木匠男主角Gabriel來修繕Roberta的房子。
男女主角相識之初都不喜歡對方,因為當時社會一般對離婚女性成見很深,覺得女方一定是「留不住丈夫」又很「easy」,在勘查房屋時,Roberta就聽到色胚姐夫私下跟Gabriel講一些要把她之類的話,而Gabriel似乎當做玩笑般與他一起談論。後來Gabriel又返回房子,卻聽到Roberta在廢屋以及一堆沒整理的行李中,卻愉快地邊彈鋼琴邊引吭高歌,覺得她非常奇特。Roberta發現他站在門邊聽歌嚇了一跳,問他要幹嘛,他說想看看她們需不需要幫忙,結果Roberta就訓斥他一頓,跟他說他們談話她聽到了,“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之類的。Gabriel覺得很慚愧,向她道歉,Roberta還不接受,整個不給他臺階下,表明他只要做好修房子的工作就好。對內斂的老實人鰥夫Gabriel來說,認識她就是個震撼教育啊~
雖然如此,因為修房子的關係,他們還是漸漸認識對方。有次Roberta那關係疏遠的母親上門,Gabriel在屋外聽著她們的對話也慢慢瞭解到Roberta不只要面對社會的不友善,還有來自媽媽的指責。而Roberta為了工作必須要各個鄉鎮間往來 ,想買輛車當交通工具,就問了自己開車的Gabriel有車輛和駕駛的問題,Gabriel還教她試駕(服務還真好),讓Roberta決心不顧「女人無法開車」的偏見去買車。有一次姐夫對她毛手毛腳,也是Gabriel幫她解圍。然後因為Gabriel的獨生女和Roberta的女兒們在學校成為好朋友,常常過來玩,Roberta也從女兒們那邊聽到Gabriel妻子被馬踢死、他含淚射殺了那匹馬、妻子的遺物保持著完好如初等等的事。總之,他們越來越瞭解對方,越來越喜歡對方,但是兩人都覺得自己是完整的個體,一個還無法忘懷前妻,一個受夠渣男因此非常珍惜現在的獨立自主。加上有時對育兒、持家的觀念不同,遲遲無法更進一步。
直到某天發生了可怕的事件:在渺無人跡的郊外,停下幫車加油的Roberta遇到色姐夫,竟然被他暴力脅迫強暴了!!
受創後的Roberta不敢回家讓女兒們看到,也不願去無情的母親家,所以去找Gabriel求助。Gabriel非常心疼也非常體貼地照顧她,拿死去妻子的衣服給她穿,還去狠狠揍了惡姐夫一頓。Roberta在接受他照料時,感受到他的溫柔寬厚,抱著他前妻衣服時,忍不住在心裡對前妻說:「我愛上了你的丈夫………」。事後Gabriel擔心她若懷孕處境會更艱難,便跟她說萬一不幸懷孕,他要娶她,Roberta卻拒絕了,她說:「我覺得你愛我,但是你不敢說,所以你只是利用這次事件建議我們結婚………。」
這可怕的事情讓他們兩人確實地拉近距離、互表情意,而且共同面對小鎮居民惡意的好管閒事。反正,最後Roberta還是答應嫁給Gabriel了~~~
這個故事幾乎就是在寫保守社會如何歧視女性、歧視單親媽媽。而在奮鬥求生的縫隙中,Roberta幸運地有Gabriel在旁支持她,進而保護她。很多地方仍然有蕾維爾招牌的人物間細膩的互動,如:兩人友情的滋長、心裡的遲疑、心動的片刻等。但是,我必須說這本人物的刻畫不像其他作品中深刻,情感的醞釀也不如其他作品來得有說服力;我曾經在其他作品中感受到的種種情緒,在讀這本書時變得很………淺。情節的安排也有點按部就班、點到為止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以前每看一部她的作品,我就會覺得自己也走過書中主角談戀愛的心情,在這本書裡幾乎沒有(也許這是好事?!)。
謹以此做個紀錄,分享給同好。
- 閱讀更多關於LaVyrle Spencer 蕾維爾‧史賓瑟
- 4 篇回應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23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