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ia Gaffney 派翠西亞‧葛芬妮
由 iriscyc 在 發表
Helen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永永遠遠
如果純粹論書寫的好不好,我會給五葉,但我實在不喜歡男主角的個性所以扣一葉,我覺得男主角說女主角勢利這一點實在很不公平,在那個年代女人只要結婚她所有的財產就歸屬於丈夫,如果她沒有結婚只要她父親或兄長過世,她就很可能被掃地出門,就連她們想工作換取經濟獨立都會被認為不能當老闆,如果未婚失去童貞在男人身上不會怎樣,在女人身上就是一輩子都毀了,更糟糕的是懷孕這事還只會發生在女人身上。身份高的男性娶一個社會地位不怎樣的女性還好不會失去爵位因為那是世襲的,但是反過來在女性的情況則是社會地位會下降,我認為在過去那個只有男人被視為完整的人,女性在法律上只是某個男性的附屬品的時代,艾瑪或是女主角蘇菲看重家世或社會地位怎麼能被說成是一種勢利呢?她們在感情上選擇比她們社會地位要低的,要承擔一切沙文思想制定的規則的不利,而男人則不用,她們不管怎麼樣證明她自己,社會看待她們的方式都抵不過她們只等於自己丈夫的附屬,在情感上也許男女是平等的,但在社會與法律上當時的男女根本沒有平等可言,就如同男主角康諾在書裡的角色是個思想『進步』想爭取勞工權利與更廣泛的投票權的人,但他爭取廢除有財產限制的投票權或被選舉權的那個範圍也只限於男人,而沒有女人什麼事。
就算男主角最大的弱點是自己的自尊,就算他的立場在今天可能被認為是一種政治正確,但我認為他對女主角說的很多話或他心裡的想法實在是太刻薄與自私了,這種因為自身驕傲而傷害人的男主角我之前也看過一個,就是撒哈拉之湖裡的賀斯汀,可是賀斯汀從來沒有以為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的去指控女主角。但康諾不是這樣,他只要女主角的表現不如他期待的,就覺得自己是因為她看不起而被她傷害了自尊,換成現今很流行的道德指控就是覺得自己被『歧視』。
我很喜歡蘇菲,她為了愛情願意在她權衡她會失去什麼之後,還是選擇了康諾,在知道康諾背叛她之後也沒有就不去考慮康諾對她礦場的指控是否有道理,她對男主角的道德指控都是基於事實「謊言與背叛」,所以她在兩人必須結婚時的不信任也可以理解,我認為她是這個系列三個女主角中最有勇氣的,即使她在遇到康諾之後,遭受了那麼多打擊,她一點都不畏怯去承認自己的感情,只是康諾的不成熟最終還是傷害她太深了,雖然她一直都沒有將失去胎兒的錯怪在康諾身上,她沒有仇視只是無法復原而已。我認為康諾能得到蘇菲根本什麼東西都沒有失去,反而是得到了所有的好處,但他反而遠沒有蘇菲那麼勇敢,他那個過度敏感的被歧視妄想症,讓他時常錯失別人對他的橄欖枝,好在他最後終於搞懂了正確的先後順序,蘇菲能與他有心靈間的親密才是最重要的,而他原本放在第一位的那個玻璃心自尊只會阻礙自己傷害別人。
bookworm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蘭閨情怨
這本絕對要超過6葉。如果光看書名甚麼情怨之類的,我是絕對不會拿起來看。這本又是好朋友知道會對我胃口,所以大力推坑。果然又是一盤我的菜。
看到第一章男主角這麼沒血沒淚的甩掉情婦的場景,我真是差點嚇退三尺。我們在歷史羅曼史中要去描繪一個浪子時,絕對會讓他保持某種至少有點高貴的氣度跟姿態,即使他風流在外,要女人有女人,要甩掉女人也都會輕輕帶過,然後甚至還會寫說即使與情婦分手,也都不會留下甚麼難看的場面。用以顯示所謂的浪子,一定要有這種手段。要不然也會馬上描述他有哪方面的長處,用以掩蓋這些風流韻事的道德瑕疵。這個,是我們要把這位浪子將來要歸入到"好男人"這個檔案的前提做法。
但是,這本的浪子,不是這樣。這本的浪子,感覺就是要馬上歸類到"壞男人"檔案中的,作者壓根沒有要美化這個男人的作法。第一章看過去、第二章看過去、第三章......都是這樣!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壞胚子,尤其在縱慾跟自私、濫權跟壞心眼上面,男主角都是表現的一覽無遺。然後絲毫沒有一點自覺跟反省的可能性。
直到他看到女主角,這些情況才開始改變。
但是你以為他是遇到真命天女,所以良心大發作的改變了嗎?並沒有。他把他的縱慾自私跟濫權壞心眼全都先用在女主角身上一遍。為了甚麼?為了他無以名狀的內心騷動,為了他想耗盡他認為自己所擁有的邪惡跟淫爛,看看他到底是真的這樣的一個人,還是他挖掘到他還沒有看到自己的那一面。
乍看之下,這本書好像是以女主角為中心在打轉的。但是我卻覺得作者其實掏空心思在琢磨一個羅曼史一向以來非常熱中的議題:「一個真正的浪子,到底怎麼會有改造的可能?」過去太多羅曼史只給我們一個答案:他就是遇到真命天女了,所以願意為了她而改變。這本書的大輪廓也是這個走向,但是作者所用的寫法,卻讓我們驚心動魄,讓我們掏乾扭淨,就像男主角一直用貴族特權所施予女主角的卑鄙手段,逼我們承認這就是真正貴族的骯髒面目,不要再美化這些貴族了。而那些壞朋友把這一切推到一個極致,男主角說他們就像我的鏡子,他努力拚了命的擦擦擦,最後看到的就是最最醜惡的自己。
他差點殺了克勞那晚,受傷後的自我囚禁,得到了自我沉澱後的最佳答案。他對女主角的平靜告解讓我完全對這個作者折服。他講的一段話非常非常的動人:
克勞抽刀的時候我很高興,因為那樣我就可以殺掉他,我想殺了他、擰他脖子、弄停他的心跳,妳不會相信,但我知道我真正想要殺掉的是我心中的卑鄙下流。
這,就是一個要完全說服讀者「浪子如何回頭」的完美轉折點。伴隨著他平靜的說「我向妳道歉」,女主角止不住眼淚,默默地說「沒關係」。兩個人從貴族到罪犯那樣遠的距離,瞬間拉平了地位。然後感情才開始有了對等交流的可能。如果說他救了女主角脫離底層社會的凌虐,那麼我們可以說,女主角則是救他脫離了身心的腐敗墮落。他不斷的想要令女主角「重生」的渴望,其實原來是他自己想要重生的渴望。
這本書用很多篇幅描寫男主角的心理狀態,但是女主角的心理狀態則是少了很多。但是卻用很多篇幅去描寫女主角的外在形體,這些描寫反映出她的心理處於甚麼狀態中。寫法之細膩、之精準穿透,讓人不得不讚嘆。對於那種一寫就要寫到人性人心的深層的書,就是那種會讓我心甘情願掉坑的書。
我很少會去紀錄書中的句子,但是這本裡面讓我忍不住記錄下來我非常喜歡的句子。
在千百種地方,她就像個小孩,她情緒的自然發展在十八歲時被切斷。但在千百種其他地方,她又覺得像世界上最老的女人。
這段道盡了她一生經歷的種種。18歲前的知書達禮的淑女,一星期的虐婚讓她一夕之間看清生命的醜惡面,連著10年的牢獄人生她找到一種讓自己停止活著的方法:
對,正是,我未經死亡的殺了自己。
這正是男主角第一次看到她時,她的身體所展現出來的狀態:一個活著的死人。
兩人終於承認彼此的情意後,過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戀愛生活。男主角不斷用觀察細微的禮物攻勢,讓女主角沐浴在愛與關注之中:
我只要妳快樂,快樂到像妳在獄中不快樂一樣。
看到男主角如此竭力的要拔除女主角牢獄的苦難記憶,只想做任何事情把那些不經意會流露出來的悲苦與憂傷全都抹乾淨,真的是一個令人很感動的事情。
書中有一個很不落俗套的地方,我很想特別提出來說。他們多次的滾床,女主角是完全無法得到任何高潮滿足的。都只有男主角有得到滿足。我覺得這點大概沒有甚麼羅曼史作家敢這樣寫吧!但是我卻為了這點感到非常佩服。佩服的是對於女性在接受過往性虐遭遇及長達10年牢獄生活的苦難之後,對於自己身體的封閉與控制已經到達了她自己無法隨意解開的地步了,這點作者的掌握非常的真實有說服力。即使跟自己心儀的男人做愛,她的身體還是無法完全的展開。這個部分,我只有在另一本書上有看過類似的。如果大家有印象LH的kiss me while i sleep裡面,女主角跟男主角第一次差點就無法達到高潮。而在這本蘭閨情怨之中,女主角則是到了很後面很後面才體會到甚麼叫做高潮。也就是說,前面儘管他們都雙雙很enjoy在性愛裡面,但是真正能夠從性愛中解脫的也都只有男主角而已,女主角頂多就是非常enjoy,卻無法完全的釋放。
這本書太多優點,很難在有限的篇幅中寫完。雖然很多同學都已經灑了滿滿的五葉,但是我看完後還是很難壓抑,一定要寫寫甚麼來表達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只能說,能看到一本真正打動自己心的書,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劇情、人物都不是一本書會打動自己的重點,而是作者的筆法風格。我不知道這作家其他書是否如這本一般深刻,但是我知道這本絕對是上等之作。
話說,我最近真是書運不錯呀!多虧了這些WRN的知心好友們!
Helen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蘭閨情怨
這不是一本快樂的書,而是一本有歷史深度和思辨的書,作者的功力非常好(以下有雷)
作者赤裸裸的以英國當時不夠進步的審判制度為背景、以性變態的有權者與喪失希望的女(犯)人為主要角色,男主角賽白一出場,就透露著生活腐敗的氣息,玩世不恭與妓女作樂但又不耐煩想把人家打發走,按他自己的說法,參與領地的法庭一開始只是因位腦子一時不清醒,後來則是為了追求紓解自己的無聊,而他在法庭上第一次見到女主角溫蕾倩的時候,覺得自己就好像看到過去那些受女巫審判而受刑的女人,他感受到了性刺激,決定把這個女犯人弄到自己床上(女巫審判在歐洲歷史上並不是單純的宗教迫害,事實上還是男權對那些不夠聽話的女人的性施虐,那些公開的處刑往往都是要把被迫害的女性剝個精光,然後再加以凌虐殺害)。
而女主角蕾倩,學校畢業嫁給同學的父親之後就遭受性虐待,沒多久丈夫就被殺害,雖然沒有證據是她做的,但就如同女巫審判一樣,被懷疑的女人都很難為自己辯護,而被當成兇手而坐牢,在牢裡所有人都當犯人是邪惡的背棄基督的,禁止講話或與人交流,事實上蕾倩遇上這些事情之前還只是個無憂無慮的少女,因此她也曾經因為這些不公與精神性的虐待而發狂,最後她決定殺死自己(的心靈),活得像個人偶一樣好面對這一切,然而在牢中的時光,她終究還是有些獨自一人的時候渴望想像那些極為單純的幸福,譬如身邊有草地有花朵,我想這也是當賽白問她願不願意去他家當管家,她明知道眼前這個貴族打的是骯髒的主意,她還是同意的原因,只要不要再回到牢裡去就好,如果必須要回去,她一定會去死。
我很喜歡書中有一段,蕾倩對賽白說,那些性變態的施虐者之所以認為被虐者有得到快感,完全是為了減清自己的罪惡感,我認為這是她對她的遭遇最直接的控訴,事實上除了以工作生活重建恢復她的信心外,作者真的花了非常多的篇幅在探討這件事,賽白雖然一開始實在不算是什麼好人,直到女主角被他的壞朋友當成娛樂而虐待之後才真正醒悟,但這其實也不是那麼突然發生的,我想自從他看見蕾倩房裡的一些小布置之後,可能多少就發現了自己真正在找的東西,就是如何去發現那些身邊就有的意義與幸福,蕾倩遭遇了那麼不堪的過去但她卻知道什麼是幸福,而賽白只有贏得她的信任才有可能得到,然而要讓一個有過被虐待經歷的人這談何容易?於是這本書之中的福利場面與賽白後來送給蕾倩的禮物,也都圍繞著這個主題,所以讀者可以看出來他真的用情很深。
整體來說,雖然不是一個輕鬆的故事,但作者的功力真的非常好,完全不會因為核心有個嚴肅的主題,就充淡了羅曼史必要的愛情成分,絕對是五葉推薦。
- 閱讀更多關於Patricia Gaffney 派翠西亞‧葛芬妮
- 2 篇回應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