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喜孜孜翻閱 Linda 的 "致命楣女"
赫然發現扉頁上頭印有 " Romance Age 最終話 "
心頭一驚 ( OS: 這一驚未免也晚了五年啦~~ )
馬上查一下資料
果樹結束出版 2007年5月
果樹不定期出版 2007年6月
果樹漲價 2006 ~ 2008 年
畢竟是個外曼菜鳥 入門不過半年左右
累積二十幾年書量可以看
林白浪漫經典/浪漫新典/午夜場/薔薇頰
希代麗心/柔情 果樹 春光.......
一大堆書待讀 沒辦法體會翻譯羅曼史的興衰
曾經狹隘的以為 翻譯羅曼史就是羅曼史的全部
不但完全沒看過內漫 還是上個月才知道有 BL 這種東西
好想知道外曼全盛時期是怎樣的光景
想請問板上的高手們
之前市場是怎樣的情形 ?
後來又經過怎樣的變化 ?
還請大家不吝解惑 感恩 ~
那是個有好多書可以看可以租可以買可以聊的美好年代,
甚至連先前的舊站也好多討論好熱鬧,好多奇才高手高高手。
真是一言無法道盡呀……(淚)
改天有網聚時再看看新童鞋要不要出來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吧~
真是勾起了我的回憶,美好的年代。
二十多年前(哇~也太久遠了),我還只是個學生,最開心的就是拜六下課了,因為可以到租書店報到,每禮拜林白加上希代至少有四五本書可選擇,當時還可以很任性的只選愛看的作者,反正書多到不行,隨時都有新書可看咩~
曾經何時,一禮拜兩本變一個月兩本,如今是一個月只有一本(新書)。雖說多了許多出版社加入戰場,但吸血鬼實在不是老人家的菜,偶爾消化個一兩本還不錯,多了,就..........
總結:往事只能回味阿!!![](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dog.gif)
完全不能想像一個月十幾本新書任君挑選 恐怖的盛況啊 !
可惜無法躬逢其盛 誰叫我外曼啟蒙晚人家二十年啊 ( 搥心肝 )
話說回來
出版量這麼大 難怪譯書品質不佳 刪書頻傳
現在外曼真是小眾市場
跑了好幾間租書店 最後才找到一間固定進外曼 舊書藏量也多
(新竹的同學有興趣可以悄悄話問我 或是有推薦的租書店也麻煩通知)
2012年之前看的上一本外曼是芭芭拉.卡德蘭的作品 ( N 年前 ....)
然後就停住了
完全錯過了外曼的黃金年代.......![:-) :-)](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cry_smile.gif)
~So many books, so little time-Frank Zappa~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kristinlo1975童學~~您發問的好!!!!
cfong和yaohui0528~~(hug一下)原來大家都是過來人!!!!
二十幾年前,國高中時期的星期六日都在看外曼中渡過的…書真的多到爆,小說店裡好幾個牆面都是外曼,真的可以用滿坑滿谷來形容…想看哪個作者,就可以一次把她的書全部租齊…只後悔當時沒把喜歡的書買齊…因為當年從來沒想過外曼會有"絕版"這種事…
不過上大學之後就比較少看外曼,開始工作和結婚生小孩後,幾乎和外曼完全沒關係了。所以沒經歷yaohui0528童鞋「一禮拜兩本變一個月兩本」的階段
,不然一定很粉傷心的。
去年底因綠際會,得知wrn這個網站後,真覺得相見恨晚!!!這一整年我大概買了近兩百本外曼(中文+原文),連自己都絕得太超過了…
可以參考唐亞東先生的文章:
http://www.womany.net/read/article/1535
當年從來沒想過外曼會有"絕版"這種事
沒錯,正如Michelle同學所說,當年真的沒想到會有這一天阿。
學生時期口袋淺,無法每本書都買,等到工作穩定後便開始購買以往只能用租的外曼,幸好我收藏的早,十年前便開始買書回來供著,也算是幸運。現在網拍的絕版書不僅是天價,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
如今租書店會進外曼的少之又少,年輕人只上網不太愛看書,更何況字多的不得了外曼。再者,因為本人被外曼日漸稀少的書量給被嚇到了,所以現在都直接用買的,至少N年後,還有滿牆的書可選擇,要養老時也不無聊,哈。
哈哈哈, 看完以上的發言讓我感覺大家應該都在同一個Generation的, 五年級後段班~六年級前段班的, 對吧![](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teeth_smile.gif)
卡德蘭是我國小時代的童書, 幾面牆的外曼 & 多到數不完的新書, 學校旁邊就有好幾間的出租店, 這就是我國高中時代的寫照, 真的是 "那些美好的年代" ,
我跟Michelle同學的經歷真的太像了, 離開了20幾年, 今年不小心看了一本外曼, 讓我瘋狂的一腳又踏進來,
然後我發現巷子口的出租店早就不見了, 就算有出租店, 問10家也沒有一家有外曼的藏書, OMG, 怎麼會這樣,
所以不到半年, 我已經瘋狂的收購快300本的外曼, 那裡二手書店有外曼的, 我一定立即飛奔過去, 有出租店要收的, 立即過去搬
就像yaohui0528同學說的, 我要買來養老的時候可以看啦, 希望到時候眼睛還中用啊![](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shades_smile.gif)
>>
sharon1122~妳贏了,300本耶
,那我要繼續努力了…
但是我收書很挑剔,很髒不行,太舊的不行…所以還在努力中…哈哈哈
>>的確,我要把它收集起來!!!!![](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heart.gif)
很難想像外曼書牆耶
現在去租書店走一遭 尤其是連鎖的那種
整牆整疊整綑內曼 還遇過店員不解的問我 " 甚麼是翻譯羅曼史"
見識過外曼風光時期的各位 真是太幸運啦 ~
現在年輕人不太看書嗎 ?!![](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regular_smile.gif)
大概是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上網 , online game , 一堆有的沒的
我自己很愛 Brandon Sanderson
習慣他作品厚度 翻譯羅曼史算字少的 讀起來相當輕鬆愉悅
感謝 Xavia 提供的 唐亞東先生部落格連結
真是長了知識
我見識過 sharon1122 同學的藏書單 真是一級棒![:D :D](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thumbs_up.gif)
我們還有交換書單唷
其實我記得我剛接觸時,已經是在尾端了(國中時明明還在聯考壓力竟然愛看外曼)…
薔薇經典把新娘分成上下集出版那段時間或精美名著。但是隱約記得那時是一個星期出三到四本吧?反正有好多書可以看就對了……後來林白改成浪漫經典出版,精美名著也沒再出書了,變成希代的小說族……那是末班車了吧,我想……
精美名著和小說族有一陣子是並存的
大概民國73-75年間吧
因為一開始小說族是走文藝青年路線
出書的幾乎都是得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的人
張曼娟第一本書海水正藍就是小說族出的
(吳淡如、苦苓、郭強生通通在小說族出過書)
那時候希代還有另外一個系列出內曼
林曉筠的前幾本書都是在那裏出的
後來希代把這些版權賣斷的小說整合起來,改一改時間地點
用葉小嵐的名義重新出,突然間開始一堆人投入內曼寫作
加上版權法實施
外曼......就沒落了
不然以前真的是一個禮拜四本,我為了不要跟我媽強蹦還得另外開發租書店
(而且一定要跟老闆有交情才能優先閱讀!)
早期的榮景剛好和現今完全是相反的狀況!
現今租書店有外曼頂多佔一個大書架三四層,其餘是內曼和漫畫等,但以前我經歷的,是外曼約佔四成,漫畫也大約四成,一成半是武俠小說,最後半成可能是瓊瑤.岑凱倫.亦舒或剛萌芽的內曼新作者作品(希代創作),所以理想當然是看外曼渡過青春年少。
剛接觸小說是在小學,偏愛看武俠或偵探小說(亞森羅蘋和福爾摩斯),到了中學,經同學介紹看卡德蘭及瓊瑤的小說。雖說那時沒有工作只有零用錢,但在媽媽愛讀書的影響下,最常光臨以前在新生高架橋下地下樓的光華商場,那時只要有便宜書一律都買,也不管作者是誰,價格就是王道;而且因為當時外曼少把原作者名寫在書上(很多都只列譯者名),所以都是隨便亂買,直到上了高中半工半讀,金錢較寬裕後,才把租書店也列入看書的管道之一。
當時確實是黃金年代,至少有十家以上的出版社每週出書,東立.希代.林白.駿馬.欣光.尹士曼.文帥.旭光等,看書速度永遠趕不上看書的速度,真是美好的年代!那時內曼算什麼?根本上不了枱面,幾乎不看,如果不是希代把內曼作家的作品連載在外曼書後,根本不會想去閱讀!但誰知風水輪流轉,現在內曼百花齊放,反而外曼沒落了。![](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broken_heart.gif)
更正:看書速度永遠趕不上出書的速度
想請問樓上的 Vickie 同學
所以內曼之所以蓬勃 外曼之所以沒落
主要的原因是取決於 "出版量" 嗎 ?
要跟國外買版權之後,外曼勢必受到衝擊,光是成本就不知道多了多少啊。以前無視版權,愛怎麼翻譯就怎麼翻譯,根本不用考慮市場的。而內曼買斷也不過一本兩三萬,又不缺作者,出版社撥一撥算盤就有取捨了。
而且其實很多人對於外國人的情節不太能投入,尤其是歷史古裝類的。就算林白會把人名改成中國風也沒辦法。我有不少朋友不看外曼的理由就是因為對外國人無感。
這是真的嗎 ? 取得也太
![](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embaressed_smile.gif)
廉價容易了吧 !沒想到這麼恐怖低的價格就能買斷一本書版權 為內曼作者不值啊 !!
以下為新手亂猜時間 , 如果與事實距太遠 , 請大家勿恥笑
Q: 買一本外曼的版權金大概要多少 ?
Ans: (隨便想像) 少說要十來萬吧 , 大咖應該要二十幾
Q: 翻譯一本外曼稿費要多少 ?
Ans: ( 無責任亂猜) 最少六萬吧 , 一本至少要翻三個月, 等於月薪兩萬
難怪 WRN 網站這麼多同學喜歡 外國影集 電影
大家對西洋文化接受度都很高啊!
更別說很多同學跟本人在國外
翻閱早期文章 很多內地 香港 美國的同學發言呢 !
外曼真的在租書店很吃不開呀
我家附近的租書店只有一櫃的外曼
租了幾次之後~~老闆居然把整排書都送給我了
因為除了我沒有別人會去租那櫃的書
租書店對於書本的增加也是很頭痛的~~所以沒人租的書就給淘汰掉啦
想當然爾~~那些新書也就沒人進貨了
還好我有網路租書可以繼續撐
否則真的悲哀~~
翻譯費沒有那麼高的
一般出版社給的價碼
大概是千字四百到七百五左右
林白以前給的是每頁字數(含空白)乘以頁數乘以0.3(現在我不知道,要問peartrail)
六萬算中等,不會是起跳價
內曼因為作者多
價格可以壓很低
除非是席絹那種有保證銷量的作者才會有好價碼,新入行的就是兩三萬了
因為不曾在出版社工作,所以對所謂的版權費是多少完全不了解;但我想,假設翻譯的費用等同現今內曼作者寫一本書的價格,那多一層版權費用,一定就要攤在書本成本上,那外曼在售價上一定就比內曼要高一點;不過若書好,銷售量一定會好,我想這並不絕對是外曼會沒落的原因,反而可能是因為早期的內曼作者沒有培育起來,就算當時最紅的瓊瑤,也只能有一家出版她的作品,所以其他出版社若要生存,當然只能翻譯外曼來賣錢,也就是說,當時出版社的選擇不多,所以外曼才會在當時是主流。
雖然現今外曼好像是沒落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所謂的翻譯小說,在現今仍是以不同面貌在台灣生存著,奇幻.懸疑...等,有人類以外更多不同的物種(吸血鬼.狼人等)的故事,純愛情羅曼史相對就少了很多,才會讓人覺得外曼沒落了?這是我的感覺。
看了以上的發言, 真的讓人想留下心酸的眼淚, 我認為不單單是外曼市場, 應該是整個文化出版市場都是急速萎縮的
沒有3C的年代, 閱讀的人口多, 各類出版品不管質與量應該都是數倍於現在吧
曾跟一個在出版社服務的朋友聊過, 現在出版一本書, 能賣出的量很有限, 所以不能砸太多成本在它身上
更何況現在出版社都是慘澹經營, 真能賺大錢的不多, 文化事業的成業人員的平均薪資跟其他行業比也是偏低一點,
哎, 那些美好的年代是很難再現的, 所以手上有藏書的, 請好好珍惜吧!
看看排隊等候的地方,人人都捧個手機玩遊戲或上網,很少見人在看書啊。
sharon1122 說的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吧?我在葉怡蘭的部落格看到她寫現在整個書市都不景氣:
我:「所以,讀者都上哪兒去了呢?電子書嗎?」
友:「並不是,電子書還早呢!」
我:「那,莫非大家都不讀書了嗎?」
友:「……我想是因為,大家都讀『臉書』去了吧!」
國外書的版權要看出版社/性質/暢銷度,以前我在那個業界時,文學書和專業書版權從USD5000~10000都有…(當然也有另外一種約是看出版本數再加抽成。不過這些都因為已不在業界很久了,知識需要更新……)
通常版權年限是五年(或看出版社自己怎麼簽),這N年之內就隨便你出版社要譯要出還是見鬼的根本趕不上進度結果不翻放著白白浪費錢。(咳,相信我,我真的見過有公司就是幹過這等蠢事,在年限即將到期之時才發現沒翻譯沒出書……默。)
羅曼史就完全沒接觸過,不知道價格如何。
不過我們可以舉個例來說,某公司買了某系列作品前二集,年限都是五年,後面的版權還未買進。如果此公司一年出一本,也就是說這一二集都是五年後到期,某公司突然在第三年覺得賣不好把書斷頭了。然後呢,就有別的出版社想重新拿來出版,結果前一、二集卡在對方還擁有版權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拿來重新出版,除非他們呆呆的等五年,然後還要評估買過一、二集的人是否會願意重新買他們出版的書,假設他們真的呆呆願意等五年好了,某公司突然在這五年之間發覺前一二集的銷量有上來,繼續跟原文出版社買後面的版權,這樣就會導至後面這家公司根本想都不肯/不願想要去買版權來出版 ,除非這系列書真的很火熱或太有潛力到後面那家出版社願意花大錢去搶版權……這種事,我們當讀者的作夢就好。(我講得好繞口....其實我本來想拿某我超想要系列來更進一步舉例,但是,咳咳咳,就人生有很多的但是,不要講好了XD)
至於國內言小的版權一般而言都是買斷的,作者只剩著名權,除非你很大咖,更當然了,也是看你的名氣大小給價格或另訂版權抽成啦……
(
以前我曾,咳,反正很小咖,也拿過五萬,這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後來跳去別的出版社後也拿過四萬五、四萬的,現在聽說只二三萬就很偷笑,感覺很悲哀....)很久很久以前的五萬 (考慮通膨) = 今日的 五十萬 (?)
cfong 同學 很大咖耶 !!
站上真是各方高手都有
不知道 RA小編 會不會看到這篇
也進來吐吐苦水 勞方資方各自表述一下
不知道一般的言小 / 翻譯羅曼史
大概要賣到幾本以上算回本
幾本以下拒絕往來
阿~的確是美好的年代
真懷念當年一進租書店可以從浪漫經典1一直按照順序往後租
現在..我和愛看書的朋友最常用到的打招呼語是"最近有甚麼書可以看?"
每次看到聽到有租書店結業都覺的難過:店舖租金和進書成本不斷上漲,租書老闆不得不放棄,外曼百花齊放的年代成為過去,也令讀者無可奈何。
我覺的內曼不至於完全搶走外曼的市場:因兩者的文化、內容、作者風格、作品的程度不一樣(除了一些抄外曼的內曼),青菜蘿蔔各有市場,只是外曼相對來講有一些先天的困難:頁數多,放置空間、買版權加上翻譯的成本都比內曼高,自然地,生存的空間就更少了。
在外國,英文羅曼史的市場的生存空間就大的多:英語系國家人口廣大、甚至可以翻譯做多國語言,出audio cd或是電子書,閱讀習慣也不一樣:除了在家裡看,有一批讀者是在長途旅行中看或聽曼曼消磨時間的。
看到大家介紹的一些好作家、好作品卻仍是從未被翻譯成中文,自己又沒那麼多時間看原文,真的很可惜的說。(Elizabeth Hoyt的Maiden Lane系列不知道何年何月才看的到中譯本,嗚嗚!)
所以在WRN這裡看的到一些推薦的原文作家作品,太感謝了。
最近公司搬了,現在上班的附近都沒有租書店,看來先租後買的時代要過去了:要坐車來回去租書還書,還不如馬上就買新書算了。(搞不好租書店少了,反而買的人多了?不過,前提是出版社的官網至少也要看的到中文的內容節錄,因為不是人人都可以看作者官網上的原文節錄。)
不知道 WRN 有多少人會去看 PTT Romances 版
那個版主要是討論內曼 偶爾會有外曼文章
最近她們正在玩耶誕遊戲
給提示 然後猜作者或書名 猜對的發P幣
簡直被那踴躍的盛況嚇著了 ( 當然P幣是很大誘因 )
有這麼多人 這麼熱情在看內曼 !
而且看她們出的題目跟回答情形
內曼真是百花齊放啊!
不知道這樣解讀對不對
感覺內曼有很大部分讀者是年輕的學生
學生往往有餘力投注較多熱情在興趣上
所以內曼這麼蓬勃發展
而外曼有很大部分顧客群是像我們這樣
1. 要不就是每天趕paper研究生 看完老闆臉色後看外曼
2. 要不就是朝九晚五上班族 努力壓縮一些空檔時間看書
3. 要不就是像我這樣
訓完小孩罵完老公辛苦操持家務後保留一點自己的時間閱讀小說
等參加完版聚後 看看是不是多屬這三類![](http://www.wrn.tw/sites/all/libraries/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msn/wink_smile.gif)
WRN以前討論過這個讀者群的問題,http://www.wrn.tw/content/forum/442,跟我猜測的一致。羅曼史最大的讀者群可不就是“絕望的主婦”嗎?
其實這就跟男人愛看武俠小說一樣啊,他們也要從武俠小說裡去滿足自己英雄的幻想。
對什麼有憧憬就會想看哪一類的書吧。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要把自己代入外國的時空背景的確是有些困難,所以內曼的興起是必然的
是說我也覺得我小時候的武俠小說比較好看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