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講 征服者威廉

Megan編寫

上篇:【國王的獎賞】

深受許多童鞋喜愛的【國王的獎賞】是名家茱麗.嘉伍德1991年的作品。以這個背景設於1066年的中世紀愛情故事做為第一講的教材,要談的想當然爾就是來自諾曼第的征服者威廉在英格蘭稱王的歷史。

  • 「諾曼人入侵」

在說這一段戰爭史之前,要先指出一點──「入侵」或「侵略」兩個字很明顯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意識型態。不過,這種敵我之分正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妮可和諾曼人羅伊的歧異,也是妮可哥哥和羅伊的勢不兩立之因。中文版第十九頁中,妮可說:「哈洛德國王已經死了。」而羅伊的手下立即回覆:「你們的撒克遜國王的確是死了,可是諾曼威廉公爵就要駕臨倫敦,不久就會成為全英格蘭的國王。」之後(四十七頁)妮可擔心弟弟傑堤是羅伊傷的,兩人提到了「哈斯汀戰役」和「史丹福橋戰役」、挪威國王和諾曼人。讀到這裡時,不知童鞋是否和我一樣想順便了解這段歷史呢?就從這裡開始來認識諾曼人拿下政權得以統治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始末吧。

話說當年──也就是1066年時,因在位時建造西敏寺而獲「懺悔者」之稱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駕崩了,統治英國二十三年,享年六十一歲。因為愛德華沒有子嗣,因此開啟了顗覦王位者的爭奪。搶繼承權的三方人馬各有勢力,最後在哈斯汀戰役(Battle of Hastings)定奪勝負,也結束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對英倫三島的統治。

第一個顗覦王位的是撒克遜人哈洛德(Harold Godwinson),他父親Godwin是Wessex伯爵,本就極有稱王實力,子承父志的哈洛德是愛德華王的顧問和姻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著名的反諾曼人勢力領袖。據稱愛德華死前曾說:「我將我的王國交付哈洛德之手」,而且哈洛德還拿出了文件證明(不過老實說,無論是遺言或文件都是真偽難辨),不過重臣顧問團(Witan 或witenagemot,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議會,又稱「賢人會議」)無異議的擁護自己人哈洛德為王。他在愛德華下葬的同一天登基,當然麻煩隨即而來。

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端,諾曼第公爵威廉也宣稱他擁有王位繼承權,因為他和愛德華是有血緣關係的遠親(好像是一表三千里的那種,而且主要是因為他妻子梅蒂有英國王室的血緣的樣子),而且據他說愛德華在早些年時曾指定由他當繼任者(應該1051年吧,當時愛德華需要威廉的協助對付政敵,而且愛德華早年曾受諾曼人的庇護,認為諾曼人是他的朋友)。此外,威廉說愛德華的旨令正是由哈洛德在1064年送來給他的,而且當時哈洛德還曾以受難聖徒的聖物起誓維護威廉封王的權利。所以,威廉認為哈洛德繼位一事不但違背了愛德華的意願,而且褻瀆了神聖的誓約。威廉隨即準備出兵,而且他憑哈洛德背誓這一點獲得教宗支持,教宗迅速地將哈洛德逐出教會,將哈洛德和他的追隨者打入地獄。

〔這一段哈洛德違誓讓威廉得到教會支持的正當性的故事很有趣喔,所以要脫稿來說。哈洛德會同意去諾曼第是因為當時不是公開反叛愛德華的時機,等到國王死後再和威廉一決勝負也不遲。至於會發誓的事則是人算不如天算。去諾曼第時哈洛德遇到船難,被當地的一個領主捕獲,等著要英格蘭付出大筆贖金來贖哈洛德大賺一筆。不過威廉出面了,身為那位領主的統治者,他釋放了哈洛德成為他的恩人。在這種情況,哈洛德只好立誓會支持威廉當王。哈洛德並不是心甘情願的,所以發誓時使了小詭計,他把手放在桌上起誓以便日後可以違背。但威廉不是省油的燈,在哈洛德發完誓後,威廉的手下把桌上的遮蓋除去,露出了聖物。這樣一來哈洛德的立誓可就不得了了,因為在聖物上起誓可是神聖的大事。這一段插曲有可能是八卦,不過算是很符合哈洛德和威廉的個性和作風喔。〕

第三方勢力是挪威國王哈卓達(Harald Hardrada),他所持的理由比威廉的還薄弱。事情是這樣的,哈卓達和他的侄子曼格斯(Mangus)共治挪威,不過曼格斯於1047年「很方便地」死了。在1042年時,曼格斯曾經和哈薩克特(Harthacut)英格蘭的旦恩人(丹麥)國王有個協議,因為兩人都沒子嗣所以約好其中一人先死則另一個就繼承對方的王國。哈薩克特先死,不過當時曼格斯為了掌理丹麥而忙於戰爭,所以才讓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愛德華當上了英王。現在曼格斯和愛德華都死了,哈卓達聲稱他是曼格斯的繼承者,順理成章該繼位,尤其當時在英格蘭北部,反愛德華和反諾曼人的風氣很盛,反而維京人的影響力十足,更加強了哈卓達的自信。當他聽到哈洛德登基一事,便立即發動攻勢準備把哈洛德趕下台。

哈卓達先攻,他在九月中旬便來到了英國北邊沿岸,在攻陷了幾個沿海村鎮後,揮軍直達約克市。哈洛德不成材的弟弟托斯提格(Tostig)還加入了哈卓達一方。接著,維京軍隊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並拿下約克市。當入侵的消息傳到倫敦後,英王哈洛德立即趕往北方,沿路集結軍隊,行軍之快出奇不意,九月二十五日便駐紮在約克市外的史丹福橋(Stamford Bridge)。接下來就是一場激戰了。史丹福橋戰役讓雙方都損失慘重。最後,挪威人的防線被攻破,大屠殺接踵而至。哈卓達和托斯提格相繼戰死,生還的維京士兵逃回船去。他們敗的好慘,當初二百四十艘船集成的大軍,最後只剩二十四艘船能回返,這也是史上維京人最後一次對英格蘭大型的入侵攻擊了。勝利後,沒想到等待哈洛德的卻是威廉來犯登陸哈斯汀的消息。

威廉的諾曼人艦隊在七月便整軍待發,不過北風不放行,花了六個月卻渡不了海,只能在諾曼第的岸邊焦急。直到九月二十七日風向一改終能渡海,在抵達靠近英國Pevensey的海岸後,直攻哈斯汀。

不得喘息的哈洛德聞訊後立刻補充兵力然後領軍南下,將軍隊駐紮在離哈斯汀五哩遠的圓丘頂。在十月十四日清早,諾曼戰士排成縱隊逼進哈洛德軍隊的基地。兩軍相隔幾百碼,彼此辱罵嘲笑。而後,信號一發,諾曼軍的弓箭手站到前排。同時,居高臨下的英軍舉起盾牌,形成一道牆抵擋即將箭如雨下的攻勢。接著,開戰!

英軍採取守勢,而諾曼人的步兵團和騎兵部隊不斷地向盾牆進攻,勝敗難分。但最後打到傍晚時英軍失守,諾曼人衝向敵人亳不留情。英王哈洛德倒下,撒克遜人貴族組成的英軍也死傷慘重。威廉獲得大勝。接下來威廉軍掃平任何的抵抗,後來得到倫敦市的投降。於是1066年的聖誕節時,征服者威廉在西敏寺加冕成為新的英王。

  • 「征服者威廉」

威廉在【國王的獎賞】中是羅伊和妮可的大媒人,要不是他派羅伊把妮可帶去倫敦,兩人還不會相見呢!除了威廉外,王后梅蒂(Matilda,茱麗另一書【溫柔戰士】中,翻譯為瑪蒂達)也是大力促成這樁婚事的大功臣。透過妮可眼中所描述的威廉王和梅蒂王后是這樣子的:「威廉國王身材高大,腰圍更是粗廣。他的棕髮已經泛灰,顯示他真正年紀已不小,不過他笑起來的時候倒還像年輕人一般。王后梅蒂則與國王恰巧相反。她身材嬌小,胸圍與大腿頗粗,有著棕髮與明亮的棕色眼睛。」(九十一頁)雖然這是小說家言,但茱麗筆下的這對王室夫婦很是有趣。我們來看看史料怎麼記述赫赫有名的征服者威廉。

生於1027年的威廉(所以妮可見到的他已經三十九歲囉)是諾曼第公爵羅伯特一世的私生子,六歲以前和母親居住在法國的Falaise,在威廉的父親於1035年去世,死前承認了威廉的繼承地位,年僅七歲的他便繼承了公爵領地,統治諾曼第這塊法國西北部的前公國和舊省。諾曼人暴烈的天性使得治理極為不易,接連不斷的暗殺和反叛使這塊土地紛亂了十二年。剛繼任的小威廉在叔叔等監護人們輔助下極力鎮壓,當時一度情勢危急,許多威廉身邊的人被暗殺,而他自己也常在半夜逃命。當威廉十八歲時,他正式成為公爵,不再有監護人們攝政,但他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控制情勢,以鐵腕作風統治領地。

1047年時,威廉在法國國王亨利一世的幫助下平定了叛亂的貴族。接著幾年間,他藉由政治聯姻、外交斡旋、戰爭和武力恫嚇等鞏固自己的勢力,是素有戰功的常勝名將,稱霸一方。在1053年時,不顧教會的反對,威廉娶了貴族之女梅蒂,這樁婚姻讓威廉的聲望大增,但是直到1059年教會才給他們特許。外形上兩人很不相配,梅蒂比四呎高一點,而威廉可是六呎大漢。茱麗形容的威廉和梅蒂像是對相愛的夫妻,事實上好像也是,兩人相處很合拍。(雖然有資料說當時威廉是愛上了她,得到她父親的允婚,但是梅蒂不愛威廉,後來威廉不顧她的意願抓著她的頭髮強押她成婚的。但他們婚後的表現,好像不太符合這種說法)在威廉擴張勢力版圖必需離開諾曼第到別處時,他讓梅蒂擔任攝政者,梅蒂稱職且忠誠地扮演好這個角色,而且也為他生養了許多兒子,據說威廉也以當個忠貞的丈夫回報梅蒂,他們的婚姻很成功。

1066年威廉贏得哈斯汀戰役,征服英格蘭稱王,統治此地二十一年。在他加冕後英格蘭四處爆發小型暴動,想到妮可的哥哥桑頓了嗎?不過諾曼武士們冷酷無情地將他們個個擊破。威廉懲罰叛徒的作法乃是沒收他們的土地,依循封建制度改分配給諾曼人。到了1072年時,Edgar Atheling(這個人也是蠻精采的,有興趣的童鞋可看百科全書簡介)的擁護者以及他們的蘇格蘭人和旦恩人同盟們也被打敗,至此全國降服及統一。

威廉在1087年過世,一場騎馬意外中致命之傷奪去性命。「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對威廉的統治倒是持正面評價,不過認為他對錢有點貪得無饜。依現代的標準來看,威廉是個殘酷的君王,對下屬徵收高額賦稅,不過他為英國的政經富強立下成功的基礎。

另外,有個小八卦。還記得妮可形容威廉王的腰圍粗廣嗎?據說威廉後來更是發胖,死後侍從要將他放入石棺時,塞不下硬擠,結果竟爆炸了!當時臭氣四溢,在場者莫不掩鼻急逃、奪門而出……

下篇:【溫柔戰士】

茱麗.嘉伍德寫了不少以中古時期為背景的書,另一本設定在英格蘭的【溫柔戰士】是她1997年的作品。貝喬飛和孟伊莎的愛情故事開始於1086年,「時值封建時期的英格蘭」。依第一講上篇的介紹來看,這時已經是威廉王統治的末期了,如果童鞋們翻到399頁可以看到「威廉真像一個巨人,不過腰圍跟他的身高有得比」,和上篇介紹的威廉形象是一樣的喔!和上篇【國王的獎賞】不同的是女主角伊莎不是家園剛被諾曼人的入侵的撒克遜人,她像她和威廉所說的「不是撒克遜人也不是諾曼人」,有者諾曼父親和撒克遜母親的她兩者皆是。事實上在1086年時,威廉做了不少史上留有紀錄的大事哦!童鞋們一起來邊溫習【溫柔戰士】邊認識一下威廉晚期的統治,以及他對英國的影響吧。

  • 「威廉治國」

雖然威廉藉由羅馬教皇的支持得以進攻英格蘭,但他拒絕讓教會支配干涉他對英格蘭和諾曼第的統治。所以,威廉自義大利找來了Langranc取代坎特伯里的主教,組織新的教會。他做的事不只於此。

威廉及諾曼人的征服改變了英國的歷史。威廉沒有試圖將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律法完全取代,反而將當地的風俗與歐陸規範融合。法語變成官方和貴族語言,直到十五世紀都是如此。還有,他從法國帶來了一種軍事發明──石造城堡。在威廉稱王前,英格蘭沒有多少石堡,但之後到1100年時至少有八十四座(茱麗很喜歡描述男女主角的家,仔細看看小說裡是不是石造的城。)。另外,他剝奪盎格魯撒克遜貴族的土地把他們的產業分封給諾曼人,也就是說社會上層改由新貴諾曼人組成。威廉這是在英國施行封建制度以強化他的君主政權。許多撒克遜人屈服了、失去產業,就像伊莎的外祖父艾洛那樣,而有些人流放,更有些人在反叛時被殺。最後威廉擁有英國五分之一的土地,比法國國王手中有的土地還多。教會有四分之一,而一半的封地屬於諾曼貴族,不過這些封地可是四散的,沒讓家臣們集中也就不能集結來威脅王室。到1086年時約百分之八十的英格蘭土地是在諾曼人手中。

1086年時,威廉下令做了一個全國性的土地調查,詳細的紀錄記載於Domesday Book裡,這種造冊的事在中世紀很特別,沒有其他的國王做過,也沒有人像他有這樣的權力去叫各封臣吐露相關訊息供他列清單。這份資料很珍貴,史家便是利用它去了解十一世紀的社會架構及經濟狀況。

然後,在平定一次勾結了維京人的反叛後,威廉決定召見所有的地主來到索爾茲伯里平原,要他們向他宣誓效忠(就是The Salisbury Oath事件),建立「對國王的忠誠高於各封建領主」的重要先例。威廉的要求很特別是因為當時的騎士會在男爵手下有些封地,而這些男爵的土地又是隸屬在某些伯爵手下,而這些貴族們的土地又是從國王手中分封出去的。(就像是伊莎父親的莊園是喬飛的屬地,喬飛是他們的領主,而喬飛又效忠於威廉王之下。)威廉迫使他所有的封臣貴族們跳脫層層的從屬關係,全部宣誓直接效忠於他。這是多少君王想要達到的,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法國或德國國王有這樣的威權和勢力。

 

  • 「封建制度」

書裡喬飛為什麼在伊莎父親死後得來到她家領地處理事情?還有,記得有一段他裁定莊園事務的插曲(第十章)嗎?這和威廉的自歐洲移至英格蘭的封建制度以及中古時期的莊園社會系統有關。

前面有說威廉把取自撒克遜人的領地分封給他的諾曼貴族們,不過他們可需要以軍事服務交換(提供騎士成為威廉的兵力),對於獲他批准保有莊園的撒克遜人也是一樣。基本上封建社會的特色在各地是相似的,但不同的國家仍會造成制度不同;在歐洲有的是小貴族為換取大領主的保護所以自己獻上土地,和威廉由上而下的分封方式便不一樣。此外,這些家臣們也被課重稅。由於威廉保留了部份當地的現況,這些莊園和領地可以對當地事務有蠻高的自治權,地方官的功能提昇,可以代表國王仲裁地方事務、執法收稅、維持地方和平。

看完了這回的介紹,是否對那段歷史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呢?或者想再度閱讀【國王的獎賞】或【溫柔戰士】等書,欣賞茱麗特有的溫馨幽默的愛情故事?還是童鞋想知道征服者威廉死後的英格蘭又是知何?那就先預告第二講的教科書是茱麗的【天使與狼 】吧!

最後,奉上一個有趣的「課後評量」吧。這個網站會問你十題關於1066年的這段征服史,選中正確答案後可以獲得投三分球的機會。通曉這段史實應該可以答對問題,不過能不能瞄準投中得高分就要看你操縱滑鼠的能力啦!


【原始資料】

1. Invasion of England, 1066
2.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3. HWC, William the Conqueror
4. William the Conqueror
5. William I, King of England
6. History House: William the Conqueror
7. Feudalism

以上文字由 © Megan編寫。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