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Howard 琳達‧霍華
由 CHENG-CHEN 在 發表
琳達‧霍華生於1950年美國阿拉巴馬州,十歲就完成了她的第一本書,因為好玩又寫了二十年。第一本小說於1982年出版,此後幾乎每一本書都在台出版(無法取得版權者除外)並甚受喜愛。計出版單行本約四十本,系列小說二十餘本,與琳達‧瓊斯合著兩本,短篇則無數。
littleprinc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小說最讓人著迷之處在於即使是述說相同的主題故事,不同的作者總是可以提供讀者不同的閱讀感受。同樣是婚禮籌劃,諾拉奶奶的新娘四部曲走的是小鎮甜美溫馨路線,琳達姨的「夜幕」則是懸疑搞笑風格。不同的閱讀氛圍,故事卻一樣的精彩。
不同於琳達之前野外求生系列男女主角間的性張力總是累積到故事後半才爆發出來,「夜幕」的潔珂琳和艾瑞克打從一見面就互相吸引,酒吧的再次相遇讓艾瑞克取得潔珂琳的聯繫方式也確認雙方單身狀態。按耐不住原始的衝動,將兩人原本說好七天後才接觸的約定拋在腦後,艾瑞克決定勇往直前。一向在男女關係上小心謹慎的潔珂琳難得衝動地聽從本能驅使,而與艾瑞克有了更進一步的關係。因此在故事的前幾章,火辣辣的福利情節就上演啦!接著,因為暴龍新娘謀殺案的發生,情節朝向偵查緝凶發展,身為負責偵辦案子的警探艾瑞克和頭號嫌疑人、婚禮策劃師潔珂琳因此處在尷尬情境中。
「夜幕」在描述男女情感的部分,終於提供了羅曼史該有的比重,雖然仍有點頭重腳輕之嫌,但最後艾瑞克英雄救美之舉和兩人間的搞笑告白也算稍微彌補了一點遺憾。可惜的是,書中懸疑緝凶的部分實在有些單調與無聊。琳達成功的塑造了一位超級機車的受害人凱芮,不只書中那些幫她籌畫婚禮的工作人員被氣得抓狂,連身為讀者的我看了都會想扁她。在人人都有嫌疑的情況下,作者卻放棄了一手好牌,選擇了一個最簡單的對象,便宜行事。讓人扼腕的是,琳達甚至沒有交代凶手與受害人的衝突是如何產生了?行兇的動機為何?讓讀者只能自行腦內補完。
幸好男女主角的個性和互動過程抓緊了讀者的注意力。一夜情過夜後,艾瑞克本來打算一走了之以避免討論兩人關係,正顧慮潔珂琳反應而躊躇時,遭到有著同樣想法的潔珂琳「暗示」自己離開,雖然此舉正合本意,艾瑞克在鬆了一口氣之餘卻有點小生氣。這種心情轉折的描述令人莞爾一笑。偵查案件過程中,艾瑞克老像拿逗貓棒去撩撥潔珂琳,讓一向自恃冷靜的她失去控制對艾瑞克大吼大叫,卻又得違背自己的心意對提供複印資料的艾瑞克道謝或是遵從身為警察艾瑞克的指示。更別提潔珂琳對車子辨識度的無知與艾瑞克買咖啡的梗了,是說警察先生們到底是有多討厭寫報告呀?
如果想要放鬆一下,看一下有點懸疑但又不血腥,有點搞笑但男主角又有點小豬頭的羅曼史小說,那就不要錯過這本「夜幕」囉~
0612ann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之前果樹跳過沒有出版這本書的時候,當時真的真的超失望,沒想到隔了四年,居然讓我等到了這本書的中文版,謝謝四季的編編(大心)。這本書維持了琳達的特定風格:激情和懸疑;男主角艾瑞克的男性賀爾蒙滿到快流出來且非常的性感,而職業是一個警探,這一點不知道該怎麼說,琳達對男主角職業的設定或背景依舊脫離不了軍警、或特種部隊一類的人員;女主角的部份,也維持一定的琳達偏好風格--精明、幹練。這一次女主角潔珂琳是一個擅於計畫及時間安排的婚禮策劃師,成熟與冷靜也是這個職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我覺得琳達這部作品在羅曼史及懸疑這兩個部分的比重總算抓的比較剛好,在劇情安排上作者也做了用心的鋪陳與安排,畢竟這對主角的關係真的有點難搞:無感情基礎的一夜情>警探與嫌犯的對立>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陰>認定對方,故事發生的時間其實很短,要如何讓兩個人火速的了解對方和認定對方,對作者來說,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整個感情進展的過程,我覺得琳達處理的還不錯,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結尾收的有的草率。我從故事中挑了幾點在以下分享:
-------------以下可能有雷----------------
1.感情線發展:就如上面提到的,整個故事發展的時間很短,作者為了要讓兩人能迅速了解對方(我個人覺得比較偏重男主角認識女主角這個人),故事用了很大的比重在描寫女主角的工作內容及細節,讓男主角從查案的過程中了解女主角是什麼樣的人、怎樣處理事情、她的生活,以及周遭的親朋好友等等細項。也讓男主角艾瑞克從這樣的過程中,逐漸的喜歡上潔珂琳這個人。女主角也從原來的不諒解不信任,到後來看到男主角為了幫她洗清嫌疑及賣命的保護她,被對她的保護慾給感動到。最初的設定就是男女主角兩人都對感情充滿了不信任感,彼此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兩人的忙碌職業和生活時間的安排都很難維持一段穩定的感情,這一點我覺得也算是作者「負負得正」的安排,就是因為兩人工作時間不固定,才能讓兩人都能理解對方工作,在時間上比較不固定的生活型態,也多了種包容,在感情上原本是一個失敗的因素,卻也成了兩人感情加溫的要件,所以整段故事就是在女主角的瘋狂一週展開......
2. 受害者:這次的受害者只有一人--凱芮‧愛德華茲,不算是無辜受害者,應該也算是罪有應得,誰叫她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套句書中提到的--「一個幾乎沒有人喜歡的死者,和多到嚇人的潛在兇嫌」。我認為這句話就可以充分的表現出死者是多麼的不討喜,作者也從故事一開始就用各種狀況來說明受害者的死亡是罪有應得。
3. 咖啡:這算是一個趣味梗,這個梗和故事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就是男主角每次想要買咖啡時,就會遇到搶劫一類的意外狀況,雖然有點太過巧合,但看到那幾幕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4. 兇嫌:其實嫌犯在書中的前半段根本沒出現,而出現以後幾乎整個劇情就有點昭然若揭,馬上知道兇手是誰?原因是什麼大概也猜的出來,這點讓懸疑性大大降低,但畢竟是羅曼史,我不介意懸疑性不夠重。唯一有一點遺憾的是,作者沒有將死者和兇手得衝突過程寫出來,雖然大概有帶到起因是什麼,但我覺得少了這過程,會讓人很想知道兇手到底是怎樣被激怒的,到底是預謀還是臨時起意,雖然整個看起來像是臨時起意,但我覺得約的地點也很奇怪就是了。
整體來說,這本書和琳達近期出版的幾本作品比較起來,顯得不是那麼沈重,所以讀起來算是輕鬆,是一本讓我讀起來非常津津有味的佳作。
註:本篇文章為出版社試閱本心得文
Jamie Liao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註:原始文章為出版社試閱本心得文,並獲出版社專責人員評選為佳作。全文轉貼至【專欄】區→http://www.wrn.tw/content/blog/2014-07-02/15619,以下為節錄版:
本書被歸為懸疑羅曼史,血腥謀殺的場景、犯案推理的情節、火熱的福利場面等是全部到位,但琳達以另類嘲諷手法,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對懸疑羅曼史小說的期待。
當然,最經典的買咖啡笑點,讓艾瑞克必須先冒著生命危險才喝的到咖啡,也成了市長眼中的公關利器。個人的最愛,則是那段艾瑞克闖入潔珂琳的客戶婚禮排演,黏在她身邊,搞到她大爆發,以肩膀撞他來挑釁,同時亂七八糟的罵他,連腳氣病都罵出口,天啊!完美專業形象完全瓦解,卻可愛到爆表。
同樣走幽默調性的「夜幕」,雖無法像「完美先生」或「致命危情」那樣讓人笑到抽氣,但絕對能使你嘴角不時上揚。四葉半推薦。
yawen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又等到琳達˙霍華的「殺人言情」小說,《夜幕》打從還未開始閱讀前,我便給予了70%的好感,而未讓我失望的是,精彩的懸疑推理劇情和依舊火熱愛情對手戲,讓我在閱讀完畢後又提升了13%的好感度──琳達的《夜幕》,我給88分!
為人籌辦婚禮的潔珂琳和警探艾瑞克在一個火辣的夜晚,分享了人生最美好的一夜情,兩個對感情有不安全感的人,甚至懷著對彼此未來交往的美好期待。可惜,一夜情通常是泡沫,隔天潔珂琳便因為一個超級難搞的新娘客戶,成為了艾瑞克的頭號嫌疑犯,不幸的是,在準新娘死前潔珂琳才與她起了衝突,而每個和她接觸過的人,都有犯案動機。
喔喔,老實說這不能怪艾瑞克,但想到前晚才分享過彼此美好的肉體,隔天床伴就板著一張臉,冷酷地質詢妳是不是殺人,表現冷靜理智的潔珂琳還是氣得快抓狂,在心裡迅速為艾瑞克判了死刑。 但艾瑞克除了有些大男人、很會演──連潔珂琳都無法看出艾瑞克公事公辦的外表下,深藏著一顆相信潔珂琳是無辜的,他正在努力為潔珂琳擺脫嫌移──他並不像琳達˙霍華經典型的男主角,過於自大豬頭……呃,好吧,自大有一些,看著他故意惹惱潔珂琳,甚至隱瞞消息只為了多和潔珂琳相處,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表現,就很想潔珂琳讓他多吃點癟。
幸好在緊要關頭,艾瑞克還是以他堅強的肉體英雄救美,奪得了美人的芳心,也讓一宗莫名其妙的謀殺案,完美的落幕。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琳達為《夜幕》的開頭做了極佳的鋪排,但在後半段便顯得有些草草結束,無論是在謀殺案的完結,還是男女主角的情感推進上,都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期待看到更細膩的劇情描寫。這也是我未能給予這本書90分以上的原因。
《夜幕》算是輕鬆有趣的閱讀小品,雖然有一名世界上最賤的死者為故事增加了些許緊張刺激,但由於兇手也是腦袋發懵衝動殺人的類型,所以並不難猜,在此也不多透露太多的劇情,以免影響大家閱讀的樂趣。我只能說,如果你喜歡如《獵男季節》、《彩筆魅影》的警察愛情故事,或是喜歡《致命危情》、《致命楣女》的幽默搞笑,那你必然會喜歡《夜幕》這本書。
註:本篇文章為出版社試閱本心得文
- 閱讀更多關於Linda Howard 琳達‧霍華
- 30 篇回應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16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