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Howard 琳達‧霍華
由 CHENG-CHEN 在 發表
琳達‧霍華生於1950年美國阿拉巴馬州,十歲就完成了她的第一本書,因為好玩又寫了二十年。第一本小說於1982年出版,此後幾乎每一本書都在台出版(無法取得版權者除外)並甚受喜愛。計出版單行本約四十本,系列小說二十餘本,與琳達‧瓊斯合著兩本,短篇則無數。
0612ann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那一夜之後
我一直都很希望有出版社可以重新出版這一本書,從幾年前第一次拿到這本書開始,不知道重看了多少次。
這本書男女主角從一開始就處與天秤的兩端對立的情形:富家子與貧窮女,但出淤泥而不染的斐絲和雷克之間的吸引力卻越來越強,而故事本身的發展也非常的曲折離奇、峰迴路轉,不過和最近看過的琳達姨新作「夜幕」相比,「那一夜之後」遠勝一籌,不得不說琳達姨早期的作品比較符合我的口味。
偶然間在網路上看到有粉絲剪接了這本書的影片,我覺得剪接的很不錯,所以放上連結和大家分享http://youtu.be/5BuvN-O5-1U
fran3501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我非常喜歡琳達姨,但這本真的......
和huinuan同學一樣,前面男女主角的對手戲我也看得很開心
但後面就....男女主角完全就是龍套啊!
只是因為是作為羅曼史出版而必須存在,不然拿掉我也覺得完全沒差....
然後男主角真的莫名其妙到了極點
一直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他在想)把女主角點燃了就又消失
完全就是裝肖欸
看完之後就是滿滿的空虛.....
我真的非常喜歡琳達姨,喜歡她寫作的節奏
當然還有她的幽默感
也超吃男女主角之間強烈的吸引力這套
除了早期太貴或是收不到沒收
只要有出版我就一定第一時間購入
這是我第一次賣掉她的書...
huinuan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喜歡這本書的請勿入
我覺得我一定是怪胎,一點都不喜歡這本書
我覺得不像琳達姨的書,有點像仿琳達姨的舊作寫成一本新小說
前1/4還算好看,男女主角乾柴烈火的一夜情, 但又希望彼此給空間,心中的os,還有女主角反應有趣,但後面劇情溫溫吞吞,請了幾個配角串塲外,要火辣沒火辣,沒火辣至少也來點懸疑辦案,結果什麼都沒有...我很少有想要摔除了雪麗姐姐書的衝動,但這本做到了.
我真看不出這本書的男主角有何作用,跟女主角的互動少的可憐,想見她,又假仙,想一堆有的沒的,就是不像琳達之前的男主角,管他有什麼利益衝突,先給個熱吻再說,反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女主角空惱火,要我也很火
說笑點我也覺得跟致命系列,獵男季節沒得比,甚至沒有在寂莫前離開來的有趣...因為花了錢很失望,所以不寫出來發洩一下,我會得內傷..........
王大妹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Re: 夜幕
真的太搞笑了。先聊相遇的橋段,「慾望城市」S’1-1裏,凱莉在性愛約會後,走在曼哈頓晨光中,和大人物錯身擦撞下,一同拾起包包內掉落的物品,最引人暇想的就是那散落一地的保險套,那開啓了全世界女性自我價值和慾望探討,也掀起「性」的演譯和革命。而這個「相撞」的梗現在看來卻顯老套,故事薄弱的「愛情姗姗來」裏有,書如其名的「烈愛誘惑」也算,剛好昨天看「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電影也是,不禁想是不是人在恍神時,那不設防的强烈碰觸,氣味丶觸感丶聲音,再加上當下的性格反應,電光火石,感覺同調,都特別會觸動,進而瓦解那潛意裏纖細的情慾防限。
再說「一夜情」,這種酒吧文化真教人心驚,拜西方各影集之造勢,健康成舒壓,美化成韻事,防心道德,全面瓦解。柯洛斯追至夜店,就怕艾薇續攤「釣男人」。懷疑都會中已没有人循正常心態與管道交友了?真可以純粹做到體液交流後,謝謝不連絡?並不是每對都像「實習醫生」裏的葛蕾和德瑞克那樣可以修成正果的。
而琳達天后,就有功力把這二個危險元素舖陳的合情合理,二位事業成功,經濟均等,思慮成熟,自持且迷人的單身都會男女,感情長期空窗,都有過失敗的婚姻,愛情已是可遇不可求,再利用一件血腥卻稱不上懸疑的命案,揮灑黑色幽默,裝造衝突情緒,攻防拉鋸,除却情慾吸引力外,也明快而簡潔的探討職場生態多種樣貌。
對比諾拉天后「新娘四部曲」過於美化的美國夢,潔珂琳的工作更具臨場感,每場異趣婚禮,熱鬧之餘,也引出親友期盼和新人們對婚姻的詮釋。而合作的伙伴配角們,似友丶似親人,個個鮮明活潑,温馨又忠誠,榮膺最佳團隊。
一位使壞短命的新娘,未露臉的新郎,就預告命案不是重點,是串場。記得「CSI」劇裏,一位女鑑識員,在檢驗男强暴慣犯的證物時,感同身受下做了僞證,卻被捉包,丢了飯碗,所經手過的案件,全被重新檢驗,牽涉之廣,耗時費力,而被縱放的疑犯,也再度作案。這是嚴謹且磨人的工作。所以可以體諒艾瑞克的「機車」,有條理EQ高的潔珂琳更是,只是對前一夜的美好性愛,尚有期盼,隔天卻像穿新名牌靚鞋出門,一腳卻踩上了狗屎,不管多厭惡無奈,狗(死者)是無辜的。所以,整本書好笑的點就在這,好教養的潔珂琳壓抑所有複雜的情緒,逼到極點,無處渲洩。
但有發現,這真男人艾瑞克,是情場高手,帶有小心機,在酒吧裏,就先以敏鋭的觀察力,評量潔珂琳,最後仍臣服於慾望,再藉由案件,進而暸解對方的特質與自己期望的另一半條件吻合。單身是有選擇的權利。有責任、正義、幽默感,還受封「種馬警探」,還真教人無法睥睨他。全書感覺是由艾瑞克來主導,他個性外放有活力(知道自己要什麼)與潔珂琳內斂的性格(忙著收拾受傷情緒),是可以互補,也算絶配了。
最後就來談「性」,比較特別的手法,一開場就來個情慾勃發的演出,案情膠著受限下(實際上只有六天),每次二人見面,工作立場夾雜著曖昧,衝突好笑且誘惑,又讓二人用回想來加重慾念,吊足胃口,不意外,最末終於來段「霍華」式的性愛(不用前戲) ,有點制式,卻很受用。
本書尚有許多幽默搞笑橋段對白,炎炎夏日讀來,可比手中的霜淇淋。但好笑之餘也帶出了成熟男女理智和情慾角力下,那股不確定對方想法的臆測和欲安定的被愛慾望,有自尊,有猜疑,有對峙。先性而愛後的複雜情緒,由男、女主角來自我剖析,層次條理分明,說服力十足,琳達天后功力再現。
題外話-上網youTube一下〈Boot Scootin Boogie〉這首歌的MV,刹時有墜入求學時空之感,音樂丶排舞丶年少輕狂那種氛圍,小檢討一下,是不是太嚴肅看待人生的課題,怕受傷害,顧忌太多,太早放棄,因而錯過了許多事與人。
- 閱讀更多關於Linda Howard 琳達‧霍華
- 30 篇回應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16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