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genia Riley 尤金尼亞‧萊莉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 閱讀更多關於Eugenia Riley 尤金尼亞‧萊莉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3384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阿官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而且...居然有人還記得我多年前曾在舊留言版做過介紹,這怎能不叫我感動啊)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童鞋和我一樣逐字細讀妳精心貢獻的文章,並且為內容之深詳讚嘆不已。請繼續加油哦
WPJW童鞋,《獸面戰神》的原文版 Tapestry,已經絕版多年,也沒有再版過,目前似乎只能找到二手書,敦煌恐怕也愛莫能助
我運氣不錯,當年在 alibris 以合理的價格買下這本二手貨,收到之後發現書況極好,根本像是沒人翻過的全新書,書脊毫無摺痕,封面光亮,內頁乾淨,只不過書角稍微有一丁點磨損而已。
Tapestry 是 Karen Ranney 「名義上」的處女作,1995 年 5 月由 Kensington 集團的 Zebra 出版社發行,1996 年曾經 reissued 一次。
我們知道,處女作的發行量通常都很小,因此絕版的也快。除非是每本書的銷路都十拿九穩的暢銷作家,或是很多讀者寄函向出版社要求,否則舊作絕版多年之後被挖出來再版的機率不大。
為什麼說 Tapestry 是「名義上」的處女作呢?
呵呵,因為 Karen Ranney 曾在受訪中表示,她真正完成的第一本小說,其實是 Above All Others,緊接著才是 Tapestry。當年這兩本書並沒有成功推銷出去。
然後她著手寫第三本書,Heaven Forbids,當時這幾部作品都尚未獲得出版社的青睞。
(作家在出道之初投稿不順,老吃閉門羹,是很正常的情形,連天后級的諾拉和珍安都坦白承認過她們的書稿被退回好多次之後,才終於獲得出版社採用)
在寫完 Above All Others 的三年之後,時來運轉了。
Zebra 決定一口氣買下這三本書──於是「處女作」Tapestry 就這麼問世了
(Kensington Zebra 何以先出版 Tapestry 而非 Above All Others,這我就不清楚了)
至目前為止,Karen Ranney 已有 20 餘部作品發行,其中包括三本合輯。
1998 年她正式加入 Avon 娘子軍的行列,My Wicked Fantasy 是她為 Avon 寫的第一本書。
和 Avon 的良好關係持續至今,十年來只效忠它一個。
一年前 Karen Ranney 接受 AAR 訪談時提到她剛完成她的第一本現代小說的稿子,但沒有提到何時會發行。
自 Tapestry 發行以來,她一直堅守歷史羅曼史的崗位,十多年來不曾有貳心。
這麼忠實的歷史羅曼史作家,如今也開始「出軌」,讓人在驚訝、好奇之餘,也更加對景氣沉滯的歷史羅曼史市場感到憂心。
不過,她說她“不會離開”她摯愛的歷史羅曼史。
這應該會讓喜歡 Historicals 的讀者感到釋懷吧
p.s 從她網站的資訊顯示,有一本即將發行的書叫 The Murder Club(暫定書名),我猜或許就是她所提到的現代小說。不過得等有進一步消息之後才能確定...
pei-wen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裡的高手真多~
同鞋們都很會寫評鑑,
寫的文情並茂,好羨慕~
我只會說這本書很感人,
看的時候心揪成一團。
還有我超愛美女與野獸的故事。
就這樣
WPJW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看過中文版後一直想買原文的,但...
國內的網路書店都查不到書,在下(太笨)又不方便到國外網站訂,只能對著網頁流口水
改天到敦煌看能不能代訂
coaster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萬言書:如下。
(抱歉,內有一堆廢水與劇情的大集結 ,請三思,謝謝! )
故事之內
對於時間,總有一堆疑問,可是到現在依舊沒有個既明確又完整的答案。
一星期可以做那麼多事嗎?
為了接近亞力,蘿拉跑到海登堡應徵僕役,未料光是使用火種生火,她就無法完成,之後更是一連串的女僕生活大考驗與海登堡廚房大災難。後續因為擁有識字能力,暫時得到懸缺秘書一職,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亞力「說話」,討論如何有效利用土地,方能代替三年輪耕制;爭辯指導佃農以馬匹耕作的可行性,以及牛糞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才洽當。最後在女僕期限將至前達陣,爬到亞力溫暖的床 。
七天的海登堡女僕轉戰秘書過程中,我好奇的是該時代貴族/鄉紳女子教育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過往閱讀羅曼史經驗中,一直以為女繼承人婚前的財產多半藉由族中男性代為管理,或轉交秘書、執行長(還是男性)之類委辦或信託,婚後轉變為嫁妝、基金、零用金或直接落入丈夫口袋,所以偶而會讀到沒落/貧窮貴族追求有錢女繼承人的故事。在這種情況下,女繼承人成長過程需要接受何種教育?淑女教育?專業管理?或是知能培養?
據書中所言,蘿拉是父母雙亡的孤女,由叔叔撫養長大,叔叔們未婚亦無繼承人,蘿拉絕對是擁有一大筆財產的女繼承人。十八歲結婚時,剛好碰上英王喬治二世斷氣,三世走馬上任,推算蘿拉受教育的時間應該是英王喬治二世時代(1760年以前),書中描述蘿拉除了必備的淑女養成教育之外(閱讀、儀態、刺繡、樂器…),也深具學術知能(希臘文、拉丁文、莎士比亞…)與專業管理(釀酒量、土地值…)等知識。
好奇叔叔們的教育理念,也懷疑貴族/鄉紳階層有男女教育平等的觀念 。或者,貴族/鄉紳階級的教育本是追求全人,因此在文學藝術、投資理財之外,自當包含馬術、品味、姿態、音樂等社交功課,隨後再依性別各自加強(類似必修與選修)。再或者,蘿拉的設定本身就是異數,如同處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裡,女主角卻是飽學詩書、學富五車的女夫子;生在女性體態豐滿健碩的時空中,女主角卻是嬌小玲瓏與弱不禁風的病西施,一切只因作者異於常態的設定。
空想,只因沒敬業的「找」資料回答自己的疑問(WRN精華文章中有篇「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女性地位概述」,看完後無法想像十八世紀中葉的情況就會好一點, 抱歉,我的心得與精華文章中的女性階級是不一樣的),也或許在閱讀中對女繼承人的財產處理方式,犯了解讀錯誤毛病。
題外話:
出身英國的女繼承人,受教育過程中卻同時擁有淑女教育、學術知能與專業管理,推薦大然出版(倒店?)的韓國漫畫《英倫千金》 。與廚房經驗及女僕生涯搏鬥的蘿拉,回想自己從十歲就必須學習的一切,她抱怨宗教與哲學並不能解決眼前刷洗鐵鍋的問題。不禁想到英倫千金菲可麗從三歲還在咬奶嘴時期,就被訓練「如何將冰箱賣到非洲去」(笑) ,學習過程中她也不斷自問,什麼時候才可以不用學這些東西。這就是身為繼承人的責任嗎?
蘿拉具備管理僕役的能力,卻沒有親自做家事的能力 ,閱讀中深深感受到階級不同的人生現實面(笑)。有管理階層的勞心者,就有第一線的勞力者。看到蘿拉「七日平民生活大考驗」時,內心邪惡的想:今日以女僕身分在廚房辛苦的工作,他日擔任女主人時,才能試著去體會下人的辛勞(舉手,這是忌妒! )。沒想到故事後半段竟然出現印證。
蘿拉在倫敦認識的布斯公爵夫人桃莉,本身就是從中下層社會走入上流社會,她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並且告訴蘿拉「世事多變,不能忘本」。而蘿拉親自動手決定收拾行李離開倫敦回家時,女僕提醒說打包是僕役的工作,蘿拉心中卻想著曾經在海登堡廚房當過學徒的經驗。很高興看到擁有貴族頭銜的人,還能惦記著沒有皇冠以前的日子。很高興遇到一位在上位者看待勞役者時,願意嘗試「以他們的觀點來看待他們工作。」
一週的女僕見習錄,對貴族/鄉紳男女教育方面產生疑問,也對階級差別多一層認知,此外還包含腦袋中不斷自動上演「主人!歡迎回來」之類的遐想 。另一個可學習處是,醋可以驅除身上的跳蚤與蝨子(筆記),有股衝動想找朋友家中的貓貓狗狗來實驗這個說法 。
一年可以有那麼多甜蜜嗎?
陰錯陽差之下,蘿拉得知自己竟然跟亞力訂有婚約,而結婚當天才發現真相的亞力自然也大發雷霆 。新婚之夜,蘿拉在床頭上演「真心話大告白」,此舉非旦無法贏得亞力的諒解,事後反成為首相皮特對亞力的調侃:「你的女僕執意要向我解釋一切事情經過,…你有一群不尋常的家僕…」 ,至於婚後冷戰的局面在蘿拉以無比耐心與愛心灌溉之下,百煉鋼終成繞指柔。然而一年過後,為了家國大事,亞力選擇擔當、榮譽與勇氣,萬般不捨之下依舊狠心拋妻棄子求去…
當時貴族的婚約,到底由哪一方付錢?魏艾蓮問說:「卡地夫遁世的伯爵是不是用錢買下了一個志願奉獻的新娘?」(p.101)推斷亞力付了錢,並且簽定婚約協定,所以付錢的是男方? 但叔叔們卻告訴蘿拉:「妳的嫁妝已經付了,我們也訂下了婚姻契約。」(p.121)嫁妝已經付了?付錢的是女方 (類似現代社會,男方出聘金與餅錢,女方帶嫁妝@@a)?明白外曼中常出現妻子與情婦的衝突/共存問題,然而亞力在訂有婚約的情況下,竟然還是跟女僕蘿拉上床,事後又「體貼」的準備了一袋金幣。雖然喜歡這個故事,如此的行為我還是想譴責啊 。
有關宗教方面,認知中以為英國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是屬於基督新教之一(英國國教派@@a)。西元1760年左右,宗教信仰還是保持一神?抑或在歷經多世紀的宗教戰爭後,已然接受多神的宗教寬容?
海登堡花園的大門浮雕上有三個神祇,可以向第一個神許願,對第二個神詛咒,然後由第三個神裁判。蘿拉會虔誠地向上帝祈禱,但也會對花園裡三個面貌古怪的雕像許願與詛咒,這算異教思想嗎?處在儒釋道三教合流社會裡的我,實在無法體會天主/基督一神的世界裡到底是怎麼看待眾神 。上古希臘、羅馬的神祇是神話、藝術還是異教?鄉村、郊區保留的部落民族信仰是傳統、異端還是邪教?頗好奇當時貴族/鄉紳階層的宗教觀,或者蘿拉角色的塑造真的非常態。
對於叔叔們在重大時刻的脫線演出,小有怨言 。兩位叔叔在我眼裡是一對值得尊重的長輩,然而卻選擇蘿拉臨盆在即的時刻(亞力離開時,蘿拉懷孕兩個月,書中帶到半年後亞力站在軍艦上…),將倫敦傳來的最新消息「如實以報」。為什麼叔叔們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將消息告知蘿拉?為何不以沒消息、信差誤時…之類善意的謊言敷衍。這不是盡不盡責的問題,拖延個幾星期再傳達訊息不行嗎?讓蘿拉平安地把孩子生下來,新生命雖不能取代死亡的痛苦,但或許能讓蘿拉精神上有所寄託,我不相信睿智的叔叔們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不明白他們何以貿然行事 。
兩年了,可以不要再悲傷嗎?
亞力離去時,蘿拉的生命時鐘似乎停止運轉,惡耗接二連三來襲時,蘿拉沒有崩潰,只是封鎖了自己的情緒 。原本是幸福與快樂來源的海登堡頓時成了一種束縛,綑綁了會愛人,也被人愛的小蘿拉,於是透不過氣的蘿拉決定到新環境-倫敦-尋找刺激,但卻發現眾人所謂熱鬧非凡的倫敦,在她眼裡依舊是索然乏味之處 。百無聊賴的蘿拉在布斯公爵夫人桃莉的推薦下,終於見識到倫敦的另一面相,蘿拉從此在忙碌與新目標中找回了生氣,同此時間,下落不明的亞力也找到一絲生機…
布萊克莫的孩子們只因外表就注定了留下或離開,是不是太殘忍了? 亞力歷劫歸來時,帕西叔叔告訴他這裡的孩子除了少數幾個,男孩子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黑的發亮的頭髮在陽光下閃著一抹藍;小女孩的頭髮則像蘿拉小時後一樣燦爛的橘。初看這一段覺得很感動 ,任誰都明白蘿拉為何會這麼做,潛意識完全表現在外顯行為中。但事後又想,對大多數沒有黑頭髮黑眼睛的小男生,或者沒有一頭燦爛到橘紅髮色的小女生而言,命運依舊有不同的等級 。雖然還是有安置的地方,還是被照顧的很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嚼舌。不禁自問,是否也曾因為一些外顯特徵而被挑選或淘汰? 是否也曾因為一些外顯特徵而挑選或淘汰了某些人事物? 想多了,真覺得生命實在太殘忍。唉~
這是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嗎?好像只對前半段,美女用愛解救了困縛在面具與魔咒中的野獸 。但是後半段了無生意,宛若行屍走肉的美女,卻是用時間與忙碌讓自己再度有活著的感覺,最後靠自己將冰封的心防打破,將內心的悲憤發洩出來,才得以重生 。野獸等待美女的救贖,而美女依靠自己的成長突破,這樣的情節是代表女性自覺嗎?並不是說期待英雄救美,只是捨不得蘿拉在生命中所遭受的折磨,多希望蘿拉的磨難可以少一點。鳳凰的美麗是其他鳥類無可比擬,縱使明白死後將重生再現,只是浴火時的痛苦可不可以輕一點 。
魏艾蓮的死況真是一種遺憾 。這是一則美麗的羅曼史,即使是製造悲劇的皮特,都可以在蘿拉半威脅、半勒索的設計下被放過,艾蓮為什麼不能因為受不了監獄的陰冷潮濕,或者不能接受年華老去的歲月痕跡,最後終於以發瘋或自裁等諸如此類灑狗血的結局收場就好,為何她的死亡還必須被蒙上一點謀殺,死狀還需要被佈局成一種慘死之樣?這就是第三個神祇的裁判嗎?為惡之人不得好死?的確無須為艾蓮的結果感傷,所以當她受到報應時,我以為已經足夠,沒想到結局卻出現小插曲,感覺有些突兀,美麗故事的背後似乎留下了一絲血腥 。
故事之外
讀到什麼?對比。無時無刻的對比。
亞力很努力的生活在自己所繼承的海登堡中,隱身在深夜裡,他數著步伐、摸索門把、探索壁畫、辨別植物的氣味,重新認識他活下來之後的世界與未來 。此時來到海登堡的蘿拉也在回顧童年時代遺留下來的回憶。送餐時間裡,她尋找最愛的織錦、用指點吻玻璃上的刻痕、讓自己立身在眾神與榮耀環繞的長廊 。兩個人懷著不同的心情,以不同的方式,卻是在熟悉同一個地方,一個是黑夜,一位是白天,很喜歡這樣的呼應/映襯?模式。
同此段落,蘿拉被授權充當臨時秘書時,亞力伸手想拿回書本,蘿拉誤以為這是男人的握手禮節代表敲定。一個動作,兩種解讀,甚至引發出兩份不同的認知,對照的心境之外,更覺得蘿拉這個誤解很可愛。
在花園辯論/討論真實經驗或書中知識的價值時,亞力第一次向蘿拉透露他的回憶:戰爭 。訴說往事前,作者使用「冬之花園內的美景變得蕭條,玫瑰花瓣一片片凋落。」(p.66)一句來帶動場景的跳動,淒風苦雨的軍艦戰況,以及亞力在戰後躺在病床上面對生命的諷刺,宛如黑白電影般在我眼前上演 。「我,則是那個很高興你是伯爵之子的人。」一句簡單的話語,蘿拉帶來了光明與色彩,將場景再度接回現實,也溫暖了整個花園,「我更高興你能在如此晴朗的天氣裡坐在我身旁。」 篇幅不大的幾幕花園對話,讀起來還是一種冷/暖,黑暗/光明,過去/現在的對比。
全書中,亞力早期以有形面具現身,後期卻是赤裸地呈現自我;蘿拉一開始赤裸的表現真情,後期卻是隱身在無形面具之後。兩人以不同的方式,各自訴說著自己對生命的喜愛 ,以及生命對自己的諷刺 。即便到了結局,「妳曾經假扮女僕走向我。」他簡單地說:「接近我、對我傾吐妳的愛,難道我就不能這麼做?」(p.343)依然是對比。
還有什麼?印證。前後反覆的印證。
蘿拉與亞力曾在花園中爭辯讀書所帶來的豐富知識是否足夠與真實的經驗抗衡。這部分一開始似乎蘿拉取勝,她豐富的學識足夠提供亞力管理農地與城堡,縱使本人從沒真正的從事耕種工作。然而面對戰爭、生離、死別這等人間慘事,蘿拉一定也曾在書中得知當中痛苦,但是戰爭中慘絕人寰的真實面,戰火餘生下的亞力已有所感悟,至於生離死別的親身體驗,蘿拉卻是在整個故事中得到印證。
…她是成熟了也長大了,可是原來的小女孩卻遠比這個女人聰明。
那個女孩懂得自己的愛,無懼自己的愛。
那個女孩不怕強烈的愛,也不怕它可能招致的痛苦。
她了解將來他們還有可能會再次分開,有一天死神真的會來拜訪他們其中一個,留下一個獨自活著,直到命運允許他們再度相遇。
她了解到一份偉大的愛最終也會帶來強大的痛楚,可是它同時更是一份聖美而有價值的禮物。(p.345)
有些事情藉由書中知識的確可以獲得答案,但是有些感受真的只有身臨其境之時,才能明白箇中滋味。蘿拉在作者巧妙的佈局下,用她年輕的生命去印證書籍知識與真實經驗的異同,這就是成長的必然嗎?
處於人生最幸福時期的蘿拉說:生命就像一幅織錦,所有的線都代表某些意義。…你是最燦爛和最持久的線。你繡滿了我整個織錦,我懷疑不到生命結束之際,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織錦會編織成什麼圖案。(p.191)
蘿拉經歷生命中的大喜大悲後,書末寫著:她生命的織錦上有些針孔,那是被悲傷、痛苦和失落吃掉的痕跡,可是那些細微的瑕疵,卻只更強調出交錯織線無限的光采。那是件不是用針編織的作品,而是用責任、勇氣和榮譽,還有用歡笑及希望共同串連而成的生命。(p.355)
用整個生命去印證「織錦說」的蘿拉,一開始只是「懂」生命有如織錦這個道理,明白生活週遭相關/不相關的人事物都會互相交錯,然而到了最後卻是「體悟」生命就像織錦的內在意義。與其說是印證生命織錦說,不如說這就是全書環繞的一個主題吧。
故事也印證三個神的預言。幸福時刻裡的蘿拉會向第一個神許願,她全心全意的愛著亞力,也希望亞力永遠愛她 。悲劇來臨時的蘿拉會向第二個神詛咒,為何帶走亞力與腹中小孩,獨留她一個人承擔生命的重量 。直到最後亞力歸來,但是蘿拉卻必須面臨更大的挑戰--自己的成長,只有打敗內心對失去亞力的恐懼,她才能真正永遠與亞力在一起,這是第三個神的裁判 。我是這麼解讀。
應該還有?哲理。慢讀玩味的哲理。
前段所提「生命織錦說」,除了是種印證,感覺上也包含一份生命哲理的觀感,容許我再贅詞引述他段。
「痛苦都是這麼深嗎?」
「是的,它是。時間是會磨鈍痛苦的利刃,但是妳永遠會感到傷慟;歲月應給妳平靜,但它帶來的其實是結束,只有死亡痛苦才會平息。」
「那我們該怎麼過?」
「一天活過一天。生活在呼吸吞吐間,吃該吃的、睡該睡的、動該動的,就這麼活著直到再次感到活著,我只知道這樣。」(p.234)
帕西叔叔真的是位有智慧的長者 ,這些安慰蘿拉的話或許老生常談,但生命不正是如此,生活在呼吸吞吐之間。旁觀者的我,現今可以如此客觀的體會這句話,有朝一日身處痛苦哀傷中的我,是否還能如此坦然呢?
「當一個人對倫敦感到厭倦,也就是對生命厭倦。」
「妳是只厭倦了倫敦,還是生命本身?…不是妳的無聊,是妳的無法容忍。…妳聽著音樂,可是妳的耳朵卻等著不再踏上土地的腳步聲;妳看著人群,卻只想到摯愛的人的臉。」(p.242)
許或過度聯想,書中文字讀起來總有一份生活哲理隱含其中,感覺真實而貼切。桃莉遇上帕西叔叔,是書末的小插曲,這段結局或許可有可無,但是看到陪伴蘿拉渡過生命最低潮的兩位朋友,對於人生/生命的見解能夠如此相近,在生命的後半段又能另闢一片春天,還是獻上默默的祝福。
剩下什麼?胡思亂想。天南地北的胡思亂想。
隨著文字的描述,蘿拉在失去亞力後的所有活動讀來都變成黑白 。「時間好像自動停止了,原本緩緩流逝的生命好像突然完美的停止,她變成靜止的時光洪流中唯一存活的生物,彷若睡美人的城堡因魔咒而沉睡,荊棘開始爬上每扇門窗,黑陽升起籠罩整片大地」(p.213)。後續亞力的消息傳來時,「她就像海一樣冷,像海一樣地把丈夫抱在無時間限制的懷裡」(p.238)。這一整個大段落中,毫無生氣的蘿拉令我聯想到「魔戒」雙城奇謀電影版 。
大意是精靈王亞隆預言亞玟若是選擇棄永生永留中土,亞拉岡不是戰死也會老死,而暮星將永遠活在永無星光的黑夜,一個人獨自埋葬自己的哀傷,悲傷大到任何船都無法載動 。閱讀時,蘿拉在我腦袋中的形象就是精靈公主一身治喪黑裝,獨立站在人皇墓前吹著寒風那一幕,無語中述說的是無盡的悲傷 。「她恨自己還在呼吸,他卻沒有;她的心還在胸膛跳動,他卻沒有;她的腳無奈地在地上移動,他卻再也無法踏上海登堡的土地;她的眼睛能睜開,他則永遠在黑暗裡。」(p.238)
全書看得到蘿拉經歷甜蜜、痛苦、成長與蛻變的過程,卻看不到屬於亞力的成長或情境轉變部分 ,戰後存活下來並隱身在面具之後的亞力,作者似乎沒正寫他內心的感受,若有,也只是側寫僕役們對主人冷漠情感的害怕,或者藉由女僕蘿拉來陳述亞力的痛苦。若說這是一個對照的故事,那麼後半段蘿拉哀莫大於心死的狀況,是不是也可以比照亞力初出場時的心境 。對亞力而言,在戰火下變成半人半鬼的那一刻起,時間就停止了,時光洪流持續拜訪海登堡的每個角落,然而對自己都放棄希望的他,唯一的等待卻是死神的問候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亞力隱身在面具之後的無字哀傷,我好像稍微有些感覺了。
很高興在歷經生命的磨難之後,兩隻迷途羔羊終於回到溫暖的家。
PS 感謝CC校長架設WRN網站,容忍外曼讀友如吾者,在此大放厥詞。
PS 感謝遠方叫官,七八年前曾在已掛的「舊留言」推薦本書,雖然慢了好幾年,總算有機會一讀。 (抱歉,把自己搞的好像是叫官的背後靈,真是對不住!)
自嗨過頭,難得浮上來,小修,小修!
別再提及coaster啦,隱~隱~隱~
siljan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看完這本書發現英文書名 Tapestry 真是書如其名,中文的譯名好像小小牽強了些。
前半部的故事就像一般的羅曼史發展(看到他們結婚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想說那後面怎麼演下去啊?) BUT,後半部的故事才是精彩的部份。看到亞力那封離別信,頓時有那種好像被捅一刀的感覺;那兩年蘿拉心裡的痛,要活著的堅強…作者對主角感情的成長描寫很能牽動我。我覺得這本書的主要主角應該是蘿拉,亞力的角色幾乎是成了陪襯她的一部份而已。
雖然中文版可能沒機會收藏到了,我已經上網去敗原文版了,就等它寄來啦!
P.S.:發現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感想,好像還可以寫很多.......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茱莉亞˙昆恩還沒學說話前,就先學會認字,這就夠神奇了。她的家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是否正因為如此,所以她﹙A﹚閱讀速度快﹙B﹚多話,或者﹙C﹚以上 皆是。她除了創作之外,也花時間練瑜伽、種一種品種超大的小黃瓜、費心想一大堆爛理由說做家事有損她的健康;至於其他做家事的人,她表示不便代言。
yaohui0528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看這感覺
韋夫人是誰
便要分曉了.........
真是典型灰娘的故事
對我來說
男女主角的感情張力薄弱了些
刻畫之處也沒之前兩本精彩
從頭到尾
就一直覺得舒霏可憐到不行
被後母欺壓的描述
感覺還比她與班迪談戀愛的地方少
阿阿阿~
所以我對於壞人的下場
"非常非常"的不滿意
根本沒被處罰到嘛
還有可惡的大女兒也是
完全沒交代下場如何
無法滿足我內心邪惡的靈魂............
所以只能給3.9片葉了
yaohui0528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一個大男人
卻被一隻小蜜蜂給擺了一道
哈哈哈~
真是令人異想不到的結合
在看"公爵與我"時
迫不及待想知道東尼的歸宿
俗話說的好
"一物剋一物"
凱蒂真是他的棋逢敵手
在這一來一往之間
更顯露出作者幽默高超的寫作技巧
兩位同樣身為長子長女
一樣為了保護妹妹露出張陽舞爪的神情
有什麼人會比他們更速配的呢?
柏家的故事
果真沒令我失望
繼續朝下一本邁進了!
yaohui0528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4.5片葉子
這本書實在太好笑了
文筆又不失流暢通順
讓我看了欲罷不能
昨晚熬夜把它K完
首先
光"東尼"和"賽門"之間的唇槍舌戰就夠好笑了
本是好友的二人
因朋友妹不可欺的原則
也不知哪來的道德標準
頓時嚴格了起來
看東尼這哥哥一付母雞保護小雞的感覺
就覺得既好笑又窩心
當然
柏家有趣的媽媽也是不可缺少的笑點
特別是他們連同賽門去遊河那段
居然要大家排好隊
數數是十人沒錯才出發
哈哈哈~
怎麼會這麼可愛啊!
咦~
說了這麼多
好像都沒說到男女主角耶
沒辦法
柏家人搶戲搶的兇
令人印像深刻呀
thros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本書我也給五片葉子~~
真的是太好笑了,女主角一直保護妹妹不讓男主角接近,而男主角在追求妹妹過程中卻對女主角產生好感,但是卻不承認。反正這些內容現在還深深停留在我腦中!想到就不自覺的笑起來!
阿官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篇偷懶簡報是洩密/洩漏劇情版,不想知道的 B 家粉絲請別往下看哦
在羅曼史裡,當男主角向女主角求婚,明明深愛著男主角的她卻對他說「不」的時候,總會讓我火冒三丈
當女主角說「不」是基於某種看似高貴,說穿了其實很愚蠢的理由時,我的 28 顆恆齒加剩下的 3 顆智齒總會開始進入兇猛的備戰狀態
當女主角披著婚紗準備嫁給另一個男人,男主角衝進教堂裡當著上帝的僕人和所有瞠目結舌的社交圈人士面前乞求:「拜託別這麼做」,一遍遍地告白:「我愛妳」,甚至不顧眾人的眼光,單膝下跪說:「嫁給我」......,女主角口中吐出的字眼仍是個「不」字的時候,我立刻知道我家的牆壁即將遭殃
而因為是我所喜愛的 JQ,我才沒有真的拿這本 B 家老七來掄牆
(其實在本書裡 B 家老七向女主角求婚兩次,原本她應允了,後來為何又會拒絕,並嫁給別人?待會兒會簡單說明)
當初讀了文案簡介之後,曉得故事設定並不是我喜歡的那種。
但因為是出自 JQ 之手,所以依然做好心理建設,翹首期盼
前面的一半,看到我們的男主角 Gregory 在大哥大嫂的 House Party 裡對女主角 Lucy 的好友 Hermione 一見鍾情── 或者應該說對 Hermione 優雅的頸背一見鍾情──,神魂顛倒地墜入愛河,眼神像哈巴狗似地跟著 Harmione 兜轉,千方百計要和她獨處,甚至為 Hermione 爭風吃醋到和 Lucy 的哥哥大打出手的模樣,我心裡相當不是滋味
畢竟,有哪個讀者會喜歡看到男主角當著女主角的面,對另一個女人猛獻殷勤,嫉妒得臉發綠的樣子呢,即使故事安排得很有娛樂性,JQ 典型的幽默感也常逗人發笑?
有哪個讀者不介意男主角在女主角身邊時對著另一個女人流口水,即使那女孩美得令人忘了呼吸,而且已心有所屬(至少她當時這麼認為),對他禮貌而疏遠?
至少不會是我。阿官不是那麼理智的讀者
Gregory 「失戀」的當天藉著大哥 Anthony 的醇酒來「消愁」,想把自己灌醉,結果他不只發現自己沒有預期中那麼沮喪,而且還衝動、忘情地親吻了他壓根沒想到會親吻的人──Lady Lucinda(就是咱們的 Lucy 啦)。
美麗的天使 Hermione 嫁給 Lucy 的哥哥 Richard 之後沒多久,我們的 B 家小弟 Gregory 再度發現他被邱比特的弓箭射中胸口──這回的對象竟是我們的 Lucy 小姐。
短短一個月之內愛上兩個女人,叫我如何百分百相信 Gregory 對 Lucy 的感情是真實?
即使他後來告訴 Lucy 他對 Hermione 的迷戀並不是愛,即使他明確地分辨對兩個女人的感情的差異,即使 JQ 或許是刻意要著「一見鍾情」的幻象和「驀然回首,伊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省悟來做對比,強調出 Gregory 的蛻變和成長.....我仍然心存疑念,無法停止去想:如果 Hermione 沒有和 Lucy 的哥哥 Richard 進入溫室,如果她選擇 Gregory 來測試她 “fluttered” 的程度,那麼還會有 Lucy 的份嗎?
儘管滿心不悅,還是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而且很高興我沒有半途而廢
後半部的進展比前半部精采,我越來越喜歡 Gregory,對 Lucy 的感覺也不錯──直到她的叔叔兼監護人告訴她 Lord Davenport 手裡握有她父親叛國的證據(誰是那個真正的猶大,就不用我說了吧),威脅她必須按照原先的安排,嫁給 Lord Davenport 的兒子 Haselby;直到原本已決定嫁給 Gregroy 的 Lucy 由還算可愛變得 TSTL,毫無抗拒地就向惡勢力屈服; 直到倒數五十頁的那個「不」字,讓我挫折得想拉開嗓門尖叫
還有,妳們知道在尾聲章節中,我們的 Gregory 有多不知謙讓、多不孝嗎?
他在「努力做人」上,不僅輕易超越了他的兄長姊妹們,而且還靠著最後一對雙胞胎,大膽地打破了 B 家媽媽的紀錄!
九個孩子!可憐的 B 家老七
只差一個就進入兩位數,也許 Gregory 將來會覺得把子女人數湊成一打也不錯
這是 B 家的完結篇,不過 JQ 並沒有如粉絲預測的那般讓 B 家系列的每一個成員都排隊出場,送給 B 迷臨去秋波。
前半部裡出場的 B 家成員,只有 Anthony 和 Kate 夫妻,畢竟主宰了近一半劇情的 House Party,就是在 B 大哥的宅邸舉行的。儘管如此,Anthony 曝光的次數極少,雖是宴會主人,但幾乎所有時間都躲得不見蹤影。Kate 亮相的場景倒是滿多的。
故事後半部,串場的則只有 B 家媽媽,小妹 Hyacinth,以及我心愛的 Colin,而且都是基於劇情需要所做的安排(啊,Colin 和 Gregory 在樹上待了好幾個鐘頭的那一幕,是本書的經典之一)
令我費解的是,他們一行人來到了 Daphne 和 Simon 的家裡作客,我們的 Hastings 公爵夫婦卻沒有露臉,只有名字和所講的話被提起而已。
平心而論,不管我有多懊惱,對某些橋段安排有多不滿意,我仍然認為這本 On the Way to the Wedding 比前一本 It's in His Kiss 好看多了。
如果沒有那個關鍵的「不」字,如果 Lucy 沒有執意完成她和 Lord Haselby 的婚禮,我也許會給更高的分數。
算 Lucy 幸運,碰上了 Lord Haselby 這麼個....咳咳,有斷袖之癖的好男人/好丈夫
(所以說有其父未必有其子)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samurai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瑪麗‧喬‧普特尼的小說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次的主題是戒酒。
小說中提到,英國的上流社會也把豪飲當成男子漢的行徑,這讓我蠻驚訝的。外表道貌岸然的英國人也是如此。
少量的品酒是種享受,過量的豪飲非常痛苦,抓完兔子,接著又喝,喝了又抓……一直喝到天旋地轉,日月無光。
當然,隔天頭一定會痛得要命,大腦不但進一步萎縮,記憶力還會跟著衰退。
男人,如果想要在台灣商界打滾,喝酒、抽菸可說是必備的,不會喝酒,馬上會被別人笑。這點在日本如此,現在的中國大陸也是。
酒後亂性是必然的,尤其是身旁圍繞著眾多粉味的時候。男人意志力之薄弱,同學們是難以想像的。
扯遠了,反正,我就是欣賞這位作者啦。 :-P
samurai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本書結合了悲、喜劇。
前半部走悲情路線,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起已故歌手薛岳的老歌:「如果還有明天。」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為了不要虛度此生,我們更應該把握,好好珍惜、利用生命的每一天。這似乎是作者想傳達的真正意念,所以,我把這本書歸類於「勵志類羅曼」。
故事讀起來不會讓人心情沈重,用腳指頭想也知,男主角根本不可能死,最後一定是圓滿大結局。這已是外曼和內曼的成規,沒有作者敢把男、女主角寫死。
總結,這本書蠻好看的,值得再三回味。
附註:同學們可以用Emule去下載「如果還有明天」這首老歌,一邊回味民歌,一邊讀這本書,讚!
如果還有明天
詞、曲:劉偉仁 編曲:Ez1 Band 演唱:薛岳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還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
gin777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喜歡MJP "魔鬼與玫瑰" 看官讀者:
只要看見別的讀者喜歡它 ,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
我是來為它豎大姆哥的 !
文字優美 ,對話簡短風趣 .人物心理背景沉穩豐健 .
!!! :cry: ;-)
cathy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本到底在寫什麼?我看過一次之後好像什麼也記不得,這是我看過站上介紹之後特別去買來的。是我太遲鈍嗎?我太怪胎嗎?但我真的看不出哪裡好看。我覺得小說中的開場(尤其是男女主角第一次正面交鋒)對我來說很重要,這是吸引我看不看得下去的關鍵。這本開場就是:可芮跑去找尼克,他叫她住進來,該做什麼、什麼條件都沒談好女主角還真的就住進來,我覺得很突兀。好吧~繼續看下去。
越看越奇怪,可芮的背景和個性看起來應該不會一下子就接受自己待在尼克家中而不顧他人對她的評論,還有那些激情的挑逗等,我覺得身為牧師之女的可芮應該不會這麼快就熱切地配合(呃...也可以啦~),雖然她自己說她骨子裡天生熱情、想打破她身為牧師之女的枷鎖等等,但是作者應該多花一點心思描述她內心的轉變,畢竟接受一個完全陌生的男子的親密接觸對她(及當時代的大多數女子)都是需要適應的,但我只看見她好像沒什麼顧忌,只能說我覺得很突兀@@。
這本書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作者對男女主角個性上的描寫不夠從一而終,因為這樣會破壞整本書的節奏。可芮的例子剛剛說過,而尼克的部分,他一回到這個家就決定他不會待很久要把它賣掉之類的,但在可芮為了村人的性命而介入之後,他也負責任地一肩挑起要興旺村人的生計,開發採石場、開闢新道路等等,但到了書的一半他還在提到他不會留在這裡很久,這讓我覺得很奇怪,要走還是要留關係著他一大筆錢,因為這些錢一花下去沒有5年是不會有回收的,儘管他說對他而言錢不是那麼重要,他只是不想被這塊產業纏住(因此想賣掉)等等,可是看到這裡他今天說要開發採石場、明天說不會待很久,呃…他真的知道他在做什麼嗎?
整本書我覺得好像就是作者硬要把男女主角塞進一個私密的場景(尼克他家)、發展兩人之間的熱情,假裝沒有別人的存在,但是可芮住進尼克家正是為了當地礦工求情之類的,作者卻假裝兩人之間的熱情沒有他人看的見、或在他人面前不著墨於他們兩人與他人的(除了公事之外)情感及社交上的往來,硬要寫某種情節而寫進書中而不考慮符不符合主角的個性及後續情節的影響,我覺得這種寫法很不讓我信服。
這本書激情的部分很讓人臉紅心跳沒錯,但是凱西必須承認我都是在一種很奇怪的情緒之下看這本書(像看怪物書一樣的心情…原因上面有寫…)所以每次看到兩人的挑逗鏡頭,額頭馬上出現三條線。其中一個讓我覺得很不能接受的就是某次礦井爆炸於是兩人(加上其他很多礦工及礦童)都被困在地底下,生命處於極大的危險,但這兩個人突然開始充滿情慾般的親吻撫弄,如果兩人是因為有感於生命的脆弱、為了珍惜生命及對方而開始親吻,這我可以相信,可是這時就是沒什麼原因兩人就被雷打到一樣激情狂吻(至少就我看來)…看到這裡真的很怪…因為書中沒有說明為何這時會導向這樣的情形…是作者沒有一句描述兩人心境上的轉變(不論是否被環境影響等等)?就這樣激情地親吻,情慾濃烈到我都看不出兩人有意識到當時環境的危險-------但是身邊都是屍體耶,他們真的不會覺得做這檔兒事地點和時間都不對嗎?
該說我是個怪胎或是個偽善的道德家嗎?我覺得兩人在什麼地方做這種旁若無人的行為都是他們的事,但是…當他們要逃出崩塌的礦井而奮力往接近地面的出口移動時,手一伸或是腳步隨時都踢到身亡的礦工或礦童的屍體,當時兩個人都沒辦法幫助這些死去的人就算了(情勢危急所逼),但...兩個人還能情慾完全被挑起地互相撫摸親吻,我覺得…真的很奇怪…這跟可芮悲天憫人的胸懷不符合、和尼克在軍隊裡的訓練也不搭。
這一段比最後尼克阿公和前妻的醜聞更令我看不下去。真是不想再看一眼的書。這本是我看瑪麗喬的第一本小說,也是最後一本。
話又說回來,我不應該半夜2:00開始看,頭昏腦脹之下時機不對看什麼都不對
ella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剛開始看時,從男女主角的相遇開始忽然跳到離婚……。害我一下子轉不過來^^b ,我看完這本書也不覺得兩人有很深刻的愛情,只有同樣深刻的心理創傷,所以就聚合在一起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但是不管理想世界多麼美妙,終究有冷酷現實的逼迫。當這兩人感受到這壓力時,便開始逃避…..
老實說,這本書雖很發人省思,但我可能不會想在看另一遍!因為內容實在過於沉重;對!就是肯基的靈肉生涯,太悲慘了^^~~~~(讓我想到[火輪]裡黑珍珠的侍衛可怕的遭遇,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甚至他後來雖被救,但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救他的那個人還覬覦他年輕美麗的身體,而且不管肯基怎麼說他被一堆疼愛他的教父們包圍很幸福,我總覺得畢竟他們是同性戀,肯基一定會很沒安全感的。
對於肯基與瑞妮最後的療傷過程讓人看了很感動,不過我倒不樂見他們交換看日記,因為在怎麼兩心相屬的人擁有的也是兩個個體,總該會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及感觸,所以寫完就燒掉的安排很合理,而且也很安全(多少被勒索的人是因為日記曝光而身敗名裂阿?)不過我也無法瞭解為什麼要蓋迷宮?_? 。看完這本書感覺精力都被抽光似的,所以我趕緊又拿了「追夢」來看,把好心情追回來^^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The Delaneys 狄氏家族 | |||
---|---|---|---|
# | 次系列 | 書名 | 作者 |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於1948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在俄州州大戲劇系畢業後於當地高中擔任英文、戲劇與演說等科目的老師,大兒子出生後成為專職母親。1976年舉家搬到紐澤西,與好友合寫當時流行的歷史羅曼史。第一個讀到這本文稿的戴爾出版社編輯立刻買下她們的書,後以潔絲汀.柯爾為筆名出版。菲力普斯覺得她找到了此生的志業,好友搬家後,她開始獨立寫作。
movingstar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本書看得真是讓人痛苦…
尤其是看了上面的回應,發現原來被狠狠刪過70頁,真是讓我心痛無比。
在看中文版的途中讓我不斷猜想如果多了那七十頁有多好,不斷猜想真正的Dallie和Francie是什麼樣的人,
而不是這樣荒腔走板的版本。
完全同意Cathy說的話,刪書真的是對作者和讀者相當不尊重的作法,
讓我覺得連中文版的租書錢都不值得了,早知道我應該直接買下英文版的
畢竟複習似是而非的情節,再看一次小說,不是太愉快的經驗,但被迫接受二流的版本,更令人痛苦…
這樣子連要打幾片葉子都讓我很難下決定,
唉,身為SEP的忠實粉絲,應該及早來看看大家的感想才對!
再度感謝各位提供回覆的前輩們。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查無資料
由 SandyofBrite 在 發表
黛安柏瑪(Diana Palmer)擅長寫西部牛仔的故事,直到2009年仍有相同主題作品出版。她1946年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成長過程直到現在,都居住在此州。她與丈夫認識五天即閃電結婚,並育有一子佈雷恩凱爾(Blayne Kyle)。
fanni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這本書也是有著黛安慣有的設定跟風味,牧場的背景給人很親切的感覺,堅毅固執而內斂的男主角向來是黛安的男主角類型,基爾也不例外。不過男女主角間的互動還是滿吸引人的,所以我覺得滿好看的。
喜歡黛安的書的人,應該也會喜歡吧~
fanni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維持有黛安柏瑪一貫的鋪陳手法,但是故事還是頗好看,能夠一口氣看到最後。
女主角照樣頗為頑固。男主角在當年心境的轉折上則是沒有交代得很清楚,所以關於他倆的過去,倒是頗為含糊。
不過比我預想的好看,整體看下來的感覺滿吸引人的,所以給五葉囉~
alic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看這本書有一個疑問?!怎樣和牛仔褲與蕾絲的設定相似,就是較短及簡單。
alic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雖然男主角有點自大又自以為是,對他那種自以為神的去主持公道有點討厭!!但這種劇情卻是我的最愛!!有時故事很花很花,還是令人不得不喜歡喔!!
fei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自從在黛安嬤憋鳥男俱樂部看到這本書的部分章節簡介後一直念念不忘,
為此我還特別比對原文書主角名及簡介,花了不少$$買到原文書(這本原文書已經絕版了,不好找..且粉貴..)。
後來買到中文版,看完後...有點小失望...,
故事張力後半段稍嫌不足,且稍微比對原文書才發現部分內容翻錯,甚至有一章節沒譯出,所以只能給3.5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