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作者: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簡介】
達斯伍德(Dashwood)一家的兩姊妹,愛蓮娜(Elinor)、瑪麗安(Marianne)性子截然不同,姐姐愛蓮娜性格平穩,理性,穩重而不善於表達感情,代表「理性」;排行第二的瑪麗安,卻浪漫熱情而衝動,熱愛詩詞音樂,象徵「感性」。
話說達斯伍太太跟她的三個女兒——愛蓮娜、瑪麗安和瑪格麗特一直倚靠達斯伍德先生的財產過活,然而,當達斯伍德先生過身後,四人頓失經濟支柱。由於她們的家諾蘭(Norland)必須由她們同父異母的兄長,約翰· 達斯伍德(John Dashwood)承繼,所以她們一家都要被掃地出門。 約翰雖受父親所託照顧後母和妹妹們,但最後仍因他自私刻薄的妻子芬妮(Fanny Dashwood)勸說而打消念頭。結果四人在自己家裡反而不受歡迎,被迫出外尋找新居所。
大約在這時候,諾蘭來了一位拜訪者,就是芬妮的兄弟,愛德華·費華士(Edward Ferrars),一個安靜和善而有風度的紳士,很快便博得長女愛蓮娜的愛慕,然而,正當他們日夜滋長感情之際,母親和三姊妹卻不得不搬走了。況且費華士太太希望愛德華可娶一個有財有勢的小姐,所以愛蓮娜也不敢奢望甚麼。
達斯伍太太在遠房表親,約翰.米德頓爵士(Sir John Middleton), 的巴頓小屋找到了新的居所,搬家後,三姊妹忙於適應生活和結識朋友。在這群人中,有一位紳士最為出眾,那就是布蘭登上校(Colonel Brandon),一位年約三十五的男士,富有而沈穩博學,是米德頓爵士的老朋友。他顯得對二女兒瑪麗安相當感興趣,於是某些多管閒事之人-例如米德頓爵士的岳母詹寧斯太太(Mrs. Jennings)便開始胡亂猜測起來(瑪麗安自然很不高興),只是二人年齡差距大,瑪麗安又認為年紀像布蘭登上校般大的人根本不會有愛情,所以不大願意接受他。相反在這時,瑪麗安有次在外跌傷了腳,被一位名為韋勒比(又譯威諾貝)(Mr. Willoughby)的先生救回。英俊潚灑韋勒比先生很獲得眾人的好感,而且和浪漫感性的瑪麗安迅速打得火熱。他從此每天到小屋拜訪,雖然身邊的人都沒有問,但二人親密程度已令大家以為他們秘密訂婚了。只是,事情才過了沒多久,韋勒比卻忽然聲稱為倫敦的生意須離開一年,之後無故搬走,令瑪麗安傷透了心。
愛德華終於來到巴頓小屋探訪,但他看起來不開心,而且對愛蓮娜極疏遠。愛蓮娜很擔憂,幸且她對母親和妹妹們的責任感令她沒有沉溺在哀痛之中。
在此不久, 達斯伍德一家更巧合認識了米德頓夫人的親戚,露西·斯特小姐(Lucy Steele),斯特小姐是屢主動接近愛蓮娜,後來更刻意透露她和愛德華·費華士不但認識,而且更秘密訂婚多年!愛蓮娜得知,明白愛德華當年年輕衝動才許下婚約,現又不願辜負諾言,才有如此的表現。仍心繫愛德華的愛蓮娜失望又痛苦,但仍遏力抑制自己,強迫自己忘掉她深愛的人。
後來,達斯伍最大的兩個姊妹和斯特小姐跟隨詹寧斯太太到倫敦過冬,瑪麗安寄了很多信給韋勒比先生但收不到回覆,終於相遇的時候卻發現他態度冷淡,並已戀上另一位富家小姐(Miss Grey)。瑪麗安被愛人拋棄,傷心欲絕更大病一場。而以此同時愛德華的家人發現他和斯特小姐門不當戶不對的婚約,大發雷霆並要斷絕他的經濟來源……
【中文版本】
理性與感性(全新中譯插圖版) |
珍奧斯汀被譽為「英國最傑出的現代小說家之一」,本書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深刻描繪愛情中的理性抉擇與浪漫情懷,以及姊妹間的手足情深與相互扶持。
前後四度改編為影視作品,李安執導改編的電影《理性與感性》也是他的首部英語片
內斂而理智的姊姊,雖然跟初戀相互愛慕,卻因對方年少輕狂時的錯誤而分開;
浪漫而熱情的妹妹,愛上了一名浪子,卻因對方的貪婪和風流,徒留傷心遺憾......
在愛情裡,理性與感性,究竟孰輕孰重?
在愛情裡,到底該理智節制,還是要恣意隨心?
達胥伍家因為父親過世,長兄約翰繼承了家產。
長嫂芬妮勢利又貪心,鼓動丈夫不再遵守他在父親過世前的承諾:好好照顧繼母達胥伍夫人和她的三個女兒。
浪漫感性的達胥伍夫人於是帶著三姊妹,搬到了親戚租借給他們的巴騰小屋。
大女兒艾蓮諾聰穎大方,是一家四名女性的精神支柱,她總是克己復禮。
芬妮的弟弟愛德華去探視姊姊的時候,認識了三姊妹,並與艾蓮諾最有共鳴。
然而愛德華似乎有苦衷無法言明,遲遲沒有對艾蓮諾表白,艾蓮諾只能將情感隱藏心中,默默祝福他。
二女兒瑪莉安情感豐沛,浪漫無比,認為愛情絕無第二次的可能。
她遇上了英雄救美的威勒比,兩人墜入愛河,瑪莉安認為自己已然找到了真命天子。
直到有一天威勒比因為依附的富有長輩命令離開,不久後傳來了他即將結婚的消息,
他並給瑪莉安捎來了一封不假辭色、抹滅兩人情感的信函,令她悲痛欲絕......。
這對姊妹的感情路坎坎坷坷,但她們彼此扶持,給予對方精神支持,是彼此的好閨蜜;
她們因為秉性而用不同的態度面對愛情,在愛情裡,是理性還是感性更重要呢?
還有,在以「富裕」衡度幸福的社會,麵包對愛情來說,真是不可或缺的嗎?
理性與感性 |
小說以兩位女主角曲折複雜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透過「理性與感性」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艾麗諾是個「感情強烈」而又「頭腦冷靜」的年輕姑娘,她在選擇對象時,不重儀表,而講人品,愛上了為人坦率熱忱的愛德華。後來發現愛德華早已同露西訂有婚約,她儘管極為傷心,卻能竭力克制自己,交際應酬,行若無事。最後,愛德華相繼遭到母親和露西的遺棄,艾麗諾對他依然一往情深,與他結為終生伴侶,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和艾麗諾適成對比的,是妹妹瑪麗安。她雖然聰明靈慧,但過於多情善感,對愛情抱著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要嫁個「人品出眾、風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三十五歲的布蘭登上校對她表示好感時,她覺得他太老了,因而不屑一顧。隨後,她意外地遇見了「風度翩翩」的輕薄公子威洛比,當即陷入熱戀之中。不久被對方拋棄,她又悲痛欲絕,自我作踐,差一點送掉性命。沉痛的教訓,姊姊的榜樣,使她終於變得理智起來,最後還是嫁給了一直傾心於她而最沒有浪漫色彩的布蘭登上校。
顯然,作者透過這般對照描寫,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人不能感情用事,感性應該受到理性的制約。
理性與感性 |
愛的唯二態度
小心輕放戀情的姊姊╳勇往直前熱戀的妹妹
充滿喜劇色彩的人物描寫
展現奧斯汀不露聲色的諷刺才華
笑過哭過,才懂得什麼是真愛
艾蓮娜,她們家的長女,她的建議總是實事求是,性格明理、遇事決斷冷靜,儘管才十九歲已能勝任母親的諮詢對象;興沖沖的母親常常瞻前不顧後,為了她們所有人的福祉,她經常得攔著母親。她心地極好——溫柔多情,卻也懂得如何駕馭它們:這是她母親還沒學會的功課;而她其中一個妹妹則索性不學了。
就各方面來說,瑪莉安的能力並不輸艾蓮娜。她靈敏慧黠,但對每件事都是一頭栽進去:她的悲傷、她的喜悅,都不知何謂節制;她慷慨大方、平易隨和、有趣……集所有優點於一身,就是沒有謹慎。和母親簡直是同個模子刻出來的。
妹妹真是太感性了——艾蓮娜不無擔憂地看出來了,達希伍德太太卻視之為貴重且值得珍惜。
理性與感性【新裝插圖版】 |
珍奧斯汀愛好者的必收愛藏版本
新裝插圖珍藏版,收錄英國原版《理性與感性》插畫
原文全譯本,一字不漏,呈現原汁原味的經典文學名著
●珍.奧斯汀小說處女作
●英國票選最不可錯過的百大經典小說之一
●李安導演金熊獎電影名作《理性與感性》原著
《理性與感性》是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它開創了作者獨特的幽默風格──模仿加反諷的諷刺風趣手法。筆法樸實、細膩、故事情節構思巧妙,結局給人出乎意料的喜劇效果。
感情世界就像一個天秤,理性與感性各占一邊。
太多的理性缺少浪漫與激情;太多的感性讓人迷失。
兩者該如何平衡?
《理性與感性》描述的正是以理性和感性處理情感的矛盾與掙扎。
穩重而不善表達感情,她的名字叫「理性」
天真而滿懷熱情,她的名字叫「感性」
當「理性」被感性衝破,「感性」讓理性喚回時,
擺盪的情節絕對不容錯過!!
冷靜的姐姐愛蓮娜愛上了坦率的艾德華,卻發現心上人早有了婚約對象,她及時勒住了自己的真情深陷,以友誼交往……
浪漫多情的妹妹瑪麗安,天生聰明伶俐,一心期盼嫁個風度出眾的丈夫,卻愛上了輕佻的公子哥兒魏勒比,慘被拋棄而生重病……
透過兩位姐妹花的愛情故事,欣賞珍.奧斯汀最值得聆聽與參考的感情觀。
理性與感性 |
珍‧奧斯汀最療癒、最飽含人生智慧的作品
作者逝世兩百周年紀念版
顏擇雅全新導讀,暢銷二十年經典譯本重版出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珍˙奧斯汀已不再只是小說大師。她成了一種產業,以她為品牌的商品有牙膏、襪子、紋身貼紙。
她成了一種宗教,她的崇拜者有企管大師、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矽谷高科技大廠創辦人。
她成了一種文化品味。她的小說被改編成僵屍片、現代校園青春片、寶萊塢歌舞片。書迷因為愛她,也愛上她的時代。北美奧斯汀協會年度盛事就是一場舞會,人人都穿她那時代的衣裝,跳她那時代的舞步,現場只演奏她那時代的音樂。
珍˙奧斯汀是英國小說史上遣詞最優雅、造句最鏗鏘的文體家,每部作品都名句無數。看似不難,可惜許多譯者不諳兩百年前的英文,因此譯錯許多簡單的字。一例是morning,許多譯者錯譯為「早上」,其實指白天。另一例是office,意思也不是「辦公室」,而是廚房或廏房。
顏擇雅翻譯此書,參考甚多工具書,因此避過許多譯者易踩的地雷。
理性與感性 |
小說以兩位女主角曲折複雜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透過「理性與感性」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艾麗諾是個「感情強烈」而又「頭腦冷靜」的年輕姑娘,她在選擇對象時,不重儀表,而講人品,愛上了為人坦率熱忱的愛德華。後來發現愛德華早已同露西訂有婚約,她儘管極為傷心,卻能竭力克制自己,交際應酬,行若無事。最後,愛德華相繼遭到母親和露西的遺棄,艾麗諾對他依然一往情深,與他結為終生伴侶,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和艾麗諾適成對比的,是妹妹瑪麗安。她雖然聰明靈慧,但過於多情善感,對愛情抱著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要嫁個「人品出眾、風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三十五歲的布蘭登上校對她表示好感時,她覺得他太老了,因而不屑一顧。隨後,她意外地遇見了「風度翩翩」的輕薄公子威洛比,當即陷入熱戀之中。不久被對方拋棄,她又悲痛欲絕,自我作賤,差一點送掉性命。沉痛的教訓,姊姊的榜樣,使她終於變得理智起來,最後還是嫁給了一直傾心於她而最沒有浪漫色彩的布蘭登上校。
顯然,作者透過這般對照描寫,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人不能感情用事,感性應該受到理性的制約。
理性與感性:平凡且細緻的情愛風景 |
在珍.奧斯汀看來,只有男女彼此平等、尊重、相愛的婚姻才是合乎人性和道德的,
這樣的婚姻才會有幸福,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的追求愛情的權利,
並把自己對戀愛婚姻的理想寄託於她的小說中。
英國文藝評論家安‧塞‧布雷德利說:
「珍.奧斯汀有兩個明顯的傾向,她是一個道德家,同時是一個幽默家,這兩個傾向經常混同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
《理性與感性》是珍.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
它開創了作者獨特的幽默風格——模仿加反諷的諷刺風趣手法,
寫作技巧已相當成熟,筆法樸實、細膩,故事情節構思巧妙,結局給人以出乎意料的喜劇效果。
《理性與感性》和《傲慢與偏見》可以說是姊妹作,
兩部作品都描述了英國逝去的那個年代的戀愛和婚姻,
透過平凡的社會生活,鮮活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時代帶給人物的悲喜劇,
以幽默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婚姻的理想——有感情的婚姻才是幸福的。
理性與感性:珍.奧斯汀幽默作品集 譯者: 丁凱特 出版社:典藏閣 叢書系列:蒐藏經典 出版日期:2013/07/31 ISBN:9789862713938
|
2013年,繼好萊塢「傲慢與偏見」、英國ITV「奧斯汀季」、BBC「理性與感性」、「愛瑪」……
經典問世200年!引領懷舊新風潮!
1813年,珍.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首度在英國出版。這部她最珍愛的代表作,
在兩世紀來不斷為世人傳頌,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更屢次登上大銀幕;
本系列完整呈現作者所有作品,讓讀者在經典誕生的兩百週年,再度品味珍.奧斯汀的魅力!
與莎士比亞齊名的文學成就,全球讀者票選十大經典小說之一
帶您進入珍奧斯汀的異想世界,體驗百年經典的全新生命力!
本書收錄《理性與感性》及奧斯汀後期作品《愛瑪》、《勸導》,為讀者理解十九世紀初的社會風氣與女性生活提供一條途徑。書末加贈電子書E-Book,讓您閱讀無障礙,感動不間斷!
英國文學的代表人物珍.奧斯汀的第一部著名小說《理性與感性》,是一部圍繞著象徵「理性」的姐姐與象徵「感性」的妹妹展開的愛情喜劇。作者擅於描寫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與情節,以及刻畫女性心理的矛盾與變化,在十九世紀初的文學界帶來極大的震撼。
書中一併收錄珍.奧斯汀的後期作品《愛瑪》、《勸導》,以方便讀者比較作者在各時間的寫作風格變化。全書經多次編譯、校對,糾正了大量謬誤與生硬處,並將原文中艱澀難懂的詞語加以潤飾,成為坊間最為通俗且精準的易讀版本。
一個她,沈靜理性;一個她,熱情感性。兩個性格迥異的姊妹,在生活與愛情面前,各自導引不同的人生歷練。英國著名暢銷女作家珍‧奧斯汀,以其慣常輕快諧趣的筆法、細膩溫情的觀察,帶領我們一窺十九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樣景,以及時代青年男女的婚姻與愛情觀。
艾麗諾是個思慮周詳、性格沈靜內斂的女孩,在家鄉與兄嫂的弟弟愛德華互萌情愫;瑪麗安是個純真熱情的女孩,對於情感,專注而投入;她在鄉舍邂逅了青年威洛比,旋即陷入熱戀。然而,短暫的分別後,兩姊妹受邀至倫敦作客,忽傳來威洛比即將結婚的消息;不久後,一個自稱為愛德華未婚妻的女子,也闖入了姊妹倆的生活中........。
理性與感性 |
《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珍.奧斯汀最峰迴路轉的作品
珍.奧斯汀的小說處女作
英國票選最不可錯過的百大經典小說之一
李安導演金熊獎電影名作《理性與感性》原著
穩重而不善表達感情,她的名字叫「理性」
天真而滿懷熱情,她的名字叫「感性」
當「理性」被感性衝破,「感性」讓理性喚回時,擺盪的情節絕對不容錯過!!
冷靜的姐姐愛蓮娜愛上了坦率的艾德華,卻發現心上人早有了婚約對象,她及時勒住了自己的真情深陷,以友誼交往......
浪漫多情的妹妹瑪麗安,天生聰明伶俐,一心期盼嫁個風度出眾的丈夫,卻愛上了輕佻的公子哥兒魏勒比,慘被拋棄而生重病......
透過兩位姐妹花的愛情故事,欣賞珍.奧斯汀最值得聆聽與參考的感情觀。
理性與感性 |
珍.奧斯汀是管理大師杜拉克最愛讀的小說家
《理性與感性》更是她最富管理智慧的作品
西洋小說家中只有珍奧斯汀,受歡迎的程度兩百年來一直呈倍數成長。死時沒沒無聞,兩世代之後的風靡程度卻已令許多男性作家吃味至極,其中又以馬克吐溫為最:「凡是沒收藏半冊珍奧斯汀的圖書館都是第一流的圖書館,就算也沒收藏別種書。」他還說過:「每次重讀珍奧斯汀,我都想跑去挖她的棺,拿她的腿骨狠狠敲她頭骨一頓!」
她死後的第二個百年,作品就超過了女性小說的範疇。管理大師杜拉克百讀珍奧斯汀不厭,就是眾所周知之事。
本書的女主角正是杜拉克最稱道的那種管理人才。她具備嚴格的紀律,向上也向下管理,在資訊資源皆不足的環境中勇敢且戒慎地做每個決策。在珍奧斯汀的所有作品中,《理性與感性》絕對是最能做管理學參考的一部。
本譯本十年前初次問世,譯筆博雅忠實,書末並附中英對照之佳句精選,於眾家譯本中隨即脫穎而出,一年內暢銷破十萬冊。唯因原出版社結束營業,故已絕版停銷。譯者特為時報版重做校訂,另撰長序,解釋為何珍奧斯汀早已變為男性讀物。
◎1995年李安改編拍攝本書《理性與感性》,正式進軍好萊塢,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並入圍奧斯卡七項大獎。
◎英國作家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曾說無論是哪個時代哪個人都能在珍.奧斯汀以中產階級鄉下人為主角、情節大同小異的小說中,找到值得探索之處。從經年都有出版商媒體人想以珍.奧斯汀的作品為題就可以看出馬丁所言確實。台灣市面上雖有許多譯本,本次特別推出出版人也是作家的顏澤雅譯本,顏曾經比對過珍.奧斯汀的各家中譯本,除了精確詮釋珍.奧斯汀諷刺文筆及風俗描寫,並傾囊將她熟諳的珍.奧斯汀世界以導讀與讀者分享,使得這個譯本更加珍貴。
《理性與感性》 1811年出版,全書主要敘述艾蓮娜和瑪芮安‧達斯伍德兩姊妹的故事,因為父親過世,達斯伍德家財務陷入窘境,這對姊妹一個內斂端莊,一個外放、勇敢,也在這急需找到長期飯票的節骨眼各自陷入情感的漩渦。
一個她,沈靜理性;一個她,熱情感性。兩個性格迥異的姊妹,在生活與愛情面前,各自導引不同的人生歷練。英國著名暢銷女作家珍‧奧斯汀,以其慣常輕快諧趣的筆法、細膩溫情的觀察,帶領我們一窺十九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樣景,以及時代青年男女的婚姻與愛情觀。
艾麗諾是個思慮周詳、性格沈靜內斂的女孩,在家鄉與兄嫂的弟弟愛德華互萌情愫;瑪麗安是個純真熱情的女孩,對於情感,專注而投入;她在鄉舍邂逅了青年威洛比,旋即陷入熱戀。然而,短暫的分別後,兩姊妹受邀至倫敦作客,忽傳來威洛比即將結婚的消息;不久後,一個自稱為愛德華未婚妻的女子,也闖入了姊妹倆的生活中……。
理性與感性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期:1996/03/15
ISBN:9789573905189
【劇本】
理性與感性 The Sense and Sensibility
作者:艾瑪‧湯普遜 Emma Thompson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國際村文庫書店
叢書系列:新譯‧名家名著
出版日期:1996/05/24
ISBN:9789577542724
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於一九九二年以《此情可問天》中瑪格麗特‧薛格爾一角,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女角,並於隔年(一九九三年)以《長日將盡》與《以父之名》兩部戲分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的提名。
《理性與感性》是她所撰寫的第一個劇本,也是她的第一本書。
早在一九八二年於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之前,湯普遜已經在愛丁堡的「足光劇團」(FOOTLIGJTS)中有三年的演出經驗;同時,她也是劍橋第一個女子諷喻劇團「女性時光」(WOMAN’S HOUR)的發起人之一,在該劇團中她曾經參與編劇、製作與導演等種種工作。
她其餘的電影作品包括《魔鬼二世》、《都是男人惹的禍》、《享利五世》、《再續前世情》、《那一年我們有約》和《即興曲》,新作《玻璃情人》在一九九五年坎城影展中榮獲評審團特別獎。
- 瀏覽次數: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