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簡介】
一個富有而驕傲的英俊先生
一位任性而懷有偏見的聰穎小姐
當傲慢碰到偏見,激出的火花豈是精采可形容!!
英國鄉下的班尼特一家育有五位千金,某天聽聞了鄰近莊園將有顯貴人家入住,姊妹們在社交季舞會中與之相識。聰敏的伊莉莎白不輕易隨風起舞,選擇冷靜以對新來的鄰居,卻忽略不了其中一位先生似乎是看誰都不順眼……
因為自身條件的優越,加上對於環境人物的不熟悉,達西先生以冷漠傲然的態度作出人們與自己的區隔,卻也讓人們認定他的傲慢。直到目空一切的達西先生發現了伊莉莎白的魅力,並深陷其中……
達西在舞會上的一席話,讓伊莉莎白認定了他的傲慢,加上旁人的挑撥,更是讓她深信兩人的不合,這種偏見讓伊莉莎白努力的拉開達西與自己的距離。可是種種的因緣際會和事件的發生,卻意外促進了兩人的愛情……
![]() |
從另一個角度看,愛情其實沒有十全十美。
珍‧奧斯汀以細膩而獨到的筆觸,
極盡幽默、機智、諷刺之能事,鮮活了故事中的人物及情節。
她讓我們從理性束縛中看見了最真實的人性,
即使歷經歲月,這部十九世紀的愛情小說,
依然撼動這一世紀人的心!
★永恆的愛情經典,名列世界十大小說。
★獲BBC票選為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1775~1817)
英國小說家。出生於十九世紀初的牧師家庭,終身未婚,專心寫作,共創作六部長篇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愛瑪》(Emma)、《曼斯菲爾莊園》(Mansfield Park)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她的作品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影集或電影,由於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改編作品也讓導演、編劇、演員大有發揮並屢獲得大獎。
珍‧奧斯汀擅長描寫人物,且對話自然、個性鮮明,閱讀時充滿生動感覺。她的作品常描寫男女在愛情及步入婚姻過程中的鬥智角力,或許可視為「愛情輕喜劇」,但內涵卻不僅止於表面上的言語幽默,而是生動反映了當時的風俗人情及社會狀況;也因為內容充滿機智,即使在不同的年代閱讀仍饒富趣味。她在英國文學中占有承先啟後的地位,批評大師卡萊爾曾拿她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小說家毛姆更譽她為「世界十大小說家」。
世界名著作品集30:傲慢與偏見【全新譯校】 |
![]() |
文學史上最感動人心的經典愛情故事
當傲慢遇上偏見,男女之間會激出什麼樣的火花?
英國著名女作家珍‧奧斯汀最膾炙人口代表作
著名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譽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且被譽為「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英國BBC票選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Top1
暢銷書《BJ單身日記》、電影《電子情書》都以它為本,改編電影、電視劇無數,同名電影獲奧斯卡金像獎4項提名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有錢的單身男子都想娶妻室,這是舉世公認的真理。
內瑟菲爾德莊園搬來了一位家境富裕、儀表堂堂的紳士賓利,這消息讓擁有五個女兒的班內特太太欣喜異常。由於班內特家沒有兒子,在當時的法律規定,女兒們是沒有繼承權的,以致於班內特太太異常擔心女兒們的未來生活,找個好對象成了唯一的解方。
在一場舞會中,賓利喜歡上了美麗溫柔的大女兒珍,然而二女兒伊莉莎白卻對賓利的好友達西產生了偏見,原因是達西傲慢的態度惹惱了她。達西對賓利說,伊麗莎白長得可以「容忍」,但還沒到能引起他興趣的程度。豈料達西不久後即發現了伊麗莎白的可愛之處,並深深為她著迷,只是在既有的偏見下,伊麗莎白會接受他嗎?再加上英俊瀟洒的青年軍官威克的介入,在既有偏見上又增加了更多誤會,達西在眾人眼中成了高傲無禮且欺侮老管家兒子的大壞蛋,更因判斷錯誤而大力阻撓了珍與賓利的幸福,達西該如何向伊麗莎白表達他的真心?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
英國家喻戶曉的女性小說家,被譽為是「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出身於英國漢普郡斯蒂文頓鎮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受到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主要作品有《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艾瑪》、《諾桑覺寺》和《勸導》等。《傲慢與偏見》是她在世時評價最高的作品,奧斯汀以女性特有的敏銳和細膩地觀察,描繪了有錢、有閒階級恬靜舒適的田園生活以及紳士淑女的愛情與婚姻,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反映了十八世紀英國鄉鎮日常生活情景。女性主義先鋒維吉尼亞.吳爾芙說:「這位女子筆下的十九世紀不含怨懟、尖刻,沒有畏懼、抗爭,也不帶說教意味,我想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如此。」二十世紀的著名小說家毛姆則將她列為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毛姆說:「我心目中這本迷人作品的優點是:其可讀性非常高。比某些更偉大、更有名的小說更可讀。」
翁琿琿(中國) 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國文學、女性文學、英語語言教育教學。從事高等院校及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多年。
傲慢與偏見(精裝版) |
![]() |
英國浪漫小說家協會評為:「經典浪漫小說桂冠」!
美國goodreads評為:「世界經典桂冠」!
《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眼中的「世界十大名著」
英國BBC「大閱讀」票選世界百大小說Top 2
6次改編成電影,7次改編成電視劇,同名電影獲奧斯卡金像獎4項提名
「有個道理舉世公認:但凡有錢的單身漢,肯定缺個太太。」這句著名的開場白一語道破了此部愛情經典至今仍然廣受歡迎的原因。
班內特家的女兒伊麗莎白和她的幾個姊妹,與父母生活在英國鄉間。黃金單身漢賓利和達西的突然出現,讓一家人的生活掀起了波瀾。
班內特太太立馬催著班內特先生去拜訪新鄰居,以免被其他人捷足先登。雙方終於正式認識後,優雅內斂的大姊珍,與賓利一見傾心,卻始終遮掩自己的情感;聰明獨立的伊麗莎白,面對達西的真心求婚,卻陷於偏見誤解之中;熱情奔放的幾個妹妹,渴望愛情,卻莽撞衝動……面對母親的催婚,唯有伊麗莎白,一直堅持做自己,最後她終於跨過了「傲慢」與「偏見」,收獲了好的愛情與婚姻。
★收錄譯者撰寫11000字精彩譯後記,帶您全面瞭解《傲慢與偏見》。
★添加百餘條注釋,說明書中的地名、典故、生活習俗等。
◎不只是愛情小說,更是婚戀指南:
.婚姻幸福與否,完全是碰運氣的事。
.兩個人交往,總歸有些感激或者虛榮的成分,要是完全順其自然,可不太保險……要說誰能用不著對方鼓勵,自覺自願墜入愛河,這麼大膽的人真的不多。
.我們千萬別輕易假設別人是故意來傷害我們。不能指望一個活生生的年輕人始終謹言慎行。
.美男子就和普通人一樣,也是要謀生過日子的。
.我們都好為人師,可凡是能教出來的東西,其實都不值得聽。
.要不是他冒犯了我的驕傲,我本來是很容易原諒他的驕傲的。
.我自己的幸福,得由我自己決定,我不會聽你的,至於其他沾不上邊的人,我也一概不會聽。
.我覺得你愛上我也是合情合理的。說真的,你也不知道我真正好在哪裡--但人在墜入愛河的時候是想不到那些的。
名人推薦
我認為《傲慢與偏見》整體上而言是這些小說中非常令人滿意的一本。我心目中這本迷人作品的優點是:其可讀性非常高--比某些更偉大、更有名的小說更可讀。--毛姆(小說家,《月亮與六便士》作者)
這位年輕女士擅長描寫普羅大眾的感情與特性,我從未讀過如此精采的描繪……在她充滿感情的真實描繪下,平凡的景物和人物都充滿了趣味。--華特·史考特(詩人,小說家)
奧斯汀寫人物確是精雕細琢,面面玲瓏。--楊絳(《我們仨》作者)
這位女子筆下的十九世紀不含怨懟、尖刻,沒有畏懼、抗爭,也不帶說教意味,我想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如此。--維吉尼亞.吳爾芙(英國小說家)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英國文學發生了關於文學品味的革命,幾乎改變了所有作家的聲譽,只有兩位經久不衰:珍·奧斯汀和莎士比亞。--艾德蒙·威爾遜(美國知名評論家)
她的小說異常關注普通人。--美國《紐約時報》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
英國家喻戶曉的女性小說家,被譽為是「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生於英國漢普郡的一棟牧師住宅,在家中排行第七,姊姊卡珊德拉是她的一生摯友。十歲時和姊姊一起去上學,但因家中無法負擔,僅一年後便返回家中。
十二歲開始文學創作,寫作帶有戲仿性質的詩歌、故事和劇本。二十歲時嘗試創作長篇小說。同年與一位年輕律師相戀,因雙方均無財產,家族介入,致使兩人忍痛分別,一生未曾再相見。
二十二歲完成《第一印象》,即《傲慢與偏見》初版,但遭出版商拒絕。二十七歲,好友哈里斯求婚,奧斯汀當場接受了求婚,但第二天便下決心毀約。
三十歲,父親去世,奧斯汀與母親四處搬家,顛沛流離,期間從未放棄寫作。三十八歲,《傲慢與偏見》出版,小說大獲成功,一紙風行,同年十一月再版。
四十歲時被邀至英國王室居所參觀,攝政王是她的忠實讀者。四十一歲時健康狀況開始惡化,期間仍然繼續創作。次年七月十八日清晨離世,遺體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中殿北廊。
奧斯汀一生未嫁,傾注一生心血在其作品之中。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反映年輕人在婚戀中自由選擇和獨立自主的思想,啟迪千千萬萬的讀者收獲好的愛情與婚姻。
許佳(中國)
一九八○年生於上海。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
三明治寫作學院聯合創始人。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我愛陽光》、《青春雨》、《最有意義的生活》,小說集:《只在梅雨天愛你》,散文集:《我的魔法時刻》、《隨波逐流》,譯著:《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經典插圖版】 |
![]() |
●珍.奧斯汀愛好者的必收愛藏版本
●新裝插圖珍藏版,收錄英國初版插畫數十張
●原文全譯本,一字不漏,呈現原汁原味的經典文學名著
一個富有而驕傲的英俊先生、
一位任性而懷有偏見的聰穎小姐,
當傲慢碰到偏見,
激出的火花僅只是精彩可以形容?
一部最能改變女性對自身評價的文學作品,在傲慢與偏見之間,細細品味珍‧奧斯汀的理性與感性。
【珍.奧斯汀小說代表作】
●多次改編影視作品的經典原著
●BBC票選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榜首
●英國圖書館員最愛的百大小說榜首
●最愛小說票選中永遠高居榜首的愛情經典
●超級暢銷書《BJ的單身日記》寫作範本
【珍.奧斯汀教我們的愛情課】
●「結婚後雙方個性都會變,終究要面對苦惱的問題。如果你決定跟一個人廝守終身,最好了解他的缺點愈少愈好。」
●「現在請勿將我視作一位故意讓你苦惱的女性,只要把我當成一個理性的、正在說出肺腑之言的人就可以了。」
●「你不應該為了一個人而改變原則和誠實的意義,也不該試著去說服你自己或我。不要將自私錯當謹慎,這樣渾然不知幸福即是危險。」
●「人往往都喜歡為別人指點迷津,只不過那些指教往往都是不值得知道的。」
●「一方的告白並不一定會得到另一方相等的回報,所謂的責任或義務都是當事人心有所感的產物。」
【精彩故事】
英國鄉下的班尼特一家育有五位千金,某天聽聞了鄰近莊園將有顯貴人家入住,姊妹們在社交季舞會中與之相識。聰敏的伊莉莎白不輕易隨風起舞,選擇冷靜以對新來的鄰居,卻忽略不了其中一位先生似乎是看誰都不順眼……
因為自身條件的優越,加上對於環境人物的不熟悉,達西先生以冷漠傲然的態度作出人們與自己的區隔,卻也讓人們認定他的傲慢。直到目空一切的達西先生發現了伊莉莎白的魅力,並深陷其中……
達西在舞會上的一席話,讓伊莉莎白認定了他的傲慢,加上旁人的挑撥,更是讓她深信兩人的不合,這種偏見讓伊莉莎白努力的拉開達西與自己的距離。可是種種的因緣際會和事件的發生,卻意外促進了兩人的愛情……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1775—1817)
出生在英格蘭南部的鄉村,在一個家有八個孩子的牧師家庭中長大。她未受過正規教育,卻靠著在家自學、廣泛閱讀與書寫,成為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並深受大眾喜愛。
珍從17歲開始寫作,不過直到36歲她的第一部小說《理性與感性》才問世,第二部《傲慢與偏見》開始聲名大噪,後來的《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也大受歡迎。她的作品都是匿名出版,唯有《諾桑覺寺》和《勸服》兩部小說是過世後才以真名發表。
除了六本長篇作品,她還有書信體小說《蘇珊夫人》、少作《愛與友誼》,與未完成遺作《沙地屯》、《華森一家》等留世。
休.湯姆森(Hugh Thomson, 1860—1920)
愛爾蘭插畫家,1884年移居倫敦,開始執筆為雜誌刊物繪製插畫,善以簡單線條勾勒十九世紀鄉紳、貴族社會的人物姿態,作品漸受歡迎。1894年到1898年間,他為珍.奧斯汀六部小說繪製百餘幅精美插畫,流傳至今。
劉珮芳
1967年出生於臺灣南投。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中部出版社編輯。極愛翻譯工作,目前從事對外籍人士的中文與臺語教學,以及對臺灣人的英語教學等。譯作有《小婦人》、《與珍.奧斯汀喝杯下午茶》、《錦繡佳人》、《簡愛》、《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等。
鄧盛銘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碩士。曾譯《啟動潛能的力量——西瓦心靈術》、《心靈雞湯5——關於愛與感動的故事》等書。
傲慢與偏見(三版) |
![]() |
★毛姆譽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2003年BBC大閱讀票選第二名,僅次於《魔戒》
19世紀浪漫偶像劇,永恆的愛情經典
班奈特太太畢生的唯一心願是,她的五個女兒都能風風光光地出嫁,並且嫁得門當戶對。
在一場舞會裡,班奈特家的大女兒珍與新鄰居賓利先生相識,並一見鍾情;班奈特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卻對賓利的朋友達西的傲慢感到厭惡,因而對他懷有偏見。後來,因為賓利的離去及威克姆的誣蔑,更加深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直到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遭拒,重挫他的傲慢,他不得不寫信說明所有的真相。伊麗莎白也因此明白了威克姆的為人,更為當初的偏見感到羞愧。
此時,伊麗莎白的小妹莉迪亞被威克姆拐騙私奔,由於達西放下姿態大力協助,也讓伊麗莎白對他漸生情愫。最後也因為達西的幫忙,讓賓利和珍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達西和伊麗莎白也擁有幸福美滿婚姻。
珍在她微觀的小領域裡善盡她生活觀察家、描繪家之責,成就部部精雕細琢的小品,這些小說本身難道不也映照當時社會極度的性別、階級分化成小圈圈的實況嗎?如此一來,珍.奧斯汀的作品本身就具形了這樣的氛圍,不僅她以小說達到針貶如此窒礙的社會結構的目的,也可以說她的作品其實就是如此分化的社會一個最直接的譬喻了。
──台大外文系教授 曾麗玲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卻四十二歲便英年早逝,終生未婚,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艾瑪》、《曼斯菲爾德莊園》、《勸導》與《諾桑傑寺院》。
她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絕少與外界接觸,故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述及的層面雖狹小,卻充滿生動、真實和機智,字裡行間洋溢古典氣息。其中《傲慢與偏見》是她最風行的小說,也是贏得人們喜愛和聞名後世的不朽作品。
吳妍儀
中正大學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小說類譯作有《亡命抉擇》、《明信片殺手》(商務)、《魔女高校》系列(漫遊者文化)、《魔女嘉莉》(皇冠)、《傲慢與偏見與僵屍》(小異出版)、《雪地拼圖》(馬可孛羅)、《紐約好精靈》(麥田)、《天真善感的愛人》、《蓋布瑞爾的眼淚》(木馬出版)。
傲慢與偏見(三版):無關對與錯的真摯情愛(經典版) |
![]() |
《傲慢與偏見》這個故事一再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影集播出,
同時被視為永恆的愛情經典、影響女性最大的文學作品,
更被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作者珍‧奧斯汀以其細膩而獨到的筆觸,
極盡幽默、機智、諷刺之能事,鮮活刻畫了故事中的人物及情節。
她讓我們從理性束縛中看見了最真實的人性心理,
感動之餘,我們可以說──
這部十九世紀的愛情小說,依然撼動這一世紀的人心!
《傲慢與偏見》和《理性與感性》可以說是姊妹作,
兩部作品都描述了英國逝去的那個年代的戀愛和婚姻,
透過平凡的社會生活,鮮活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時代帶給人物的悲喜劇,
以幽默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婚姻的理想——有感情的婚姻才是幸福的。
在珍.奧斯汀看來,只有男女彼此平等、尊重、相愛的婚姻才是合乎人性和道德的,
這樣的婚姻才會有幸福,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的追求愛情的權利,
並把自己對戀愛婚姻的理想寄託於她的小說中。
英國文藝評論家安‧塞‧布雷德利說:
「珍.奧斯汀有兩個明顯的傾向,她是一個道德家,同時是一個幽默家,
這兩個傾向經常混同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
【文學菁選系列特色介紹】
本系列前四本以概論式問題集,
將世界與中國的著名作品及作家等做一基本介紹,
從第五本開始,則以主題分類【成長、愛情、悲傷、快樂、冒險】將世界文學名著推薦給讀者。
每本書皆以1、作品導讀 2名著正文3、延伸閱讀去編排,
期待讀者在閱讀文本之餘,能對作者、作品、相關書目等,有更深的認識。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出生於十九世紀初的牧師家庭,終身未婚,專心寫作,一共創作六部長篇小說,包括: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性與感性》
◎《Emma愛瑪》
◎《Mansfield Park曼斯菲爾莊園》等世人耳熟能詳的作品。
並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影集或電影,因為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改編作品也讓導演、編劇、演員能大有發揮,每每獲得大獎。
她擅長描寫人物,而對話自然、個性鮮明,閱讀時充滿生動感覺。她的作品也許可以當作「愛情輕喜劇」來看,描寫男女在愛情及步入婚姻之間這段過程中的鬥智角力;但是她的作品卻不僅止於表面上的言語幽默,更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風俗人情及社會狀況,也因為內容充滿機智,在不同的年代中閱讀仍饒富趣味。她因此被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也被小說家毛姆評為「世界十大小說家」。
傲慢與偏見【精裝典藏版】 |
![]() |
「在愛裡面我們都是傻瓜。」但是會不會,你也剛好喜歡我?
★永恆愛情經典《傲慢與偏見》絕美精裝典藏版──
書封打凹古典精緻,封面特殊排字設計、封底摘錄原文經典名句!
★英國作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經典名著
★英國圖書館員最愛的百大小說Top 1
★英國BBC票選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Top 1
★美國《時代》雜誌票選十大浪漫小說Top 1
★美國《新聞週刊》票選百大永恆經典Top 1
★澳洲讀者票選史上最棒一百零一本書Top 1
★加拿大《環球郵報》票選五十本最偉大書籍
◎最夢幻也最真實的愛情經典
達西先生帥氣多金卻桀驁不馴,伊麗莎白美麗聰穎卻心存偏見,當傲慢和偏見在愛情當中爭執不下,他們之間的故事會如何延續?珍‧奧斯汀細緻刻劃對尋找理想愛情、婚姻的堅持,讓兩顆心看見彼此的至誠,心甘情願臣服在愛情之下,交織為文學史上的永恆愛情鉅著。
◎關於愛情、婚姻與人性的名言集錦
珍‧奧斯汀的文字風格幽默輕快、敏銳機伶,《傲慢與偏見》不僅是結合諷刺和喜劇效果的浪漫愛情故事,當中許多文字,更是歷久彌新,被奉為經典佳句。本書特別將封底設計結合原文經典名句,讓雋永的金句以最美的方式感動讀者的心,例如:
We are all fools in love.
(在愛裡面我們都是傻瓜。)
Do anything rather than marry without affection.
(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沒有愛情的婚姻。)
Think only of the past as its remembrance gives you pleasure.
(回憶過去時,只去想那些美好的事情)
He is a gentleman, and I am a gentleman's daughter. So far we are equal.
(他是一位紳士,我是一位紳士的女兒,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平等的。)
We all know him to be a proud, unpleasant sort of man; but this would be nothing if you really liked him.
(我們都知道他是個驕傲、不易親近的人,不過只要你真正喜歡他,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I could easily forgive his pride, if he had not mortified mine.
(我不會原諒他的驕傲,除非他沒有觸犯我的驕傲。)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
珍‧奧斯汀自小便受到父、母親積極培養,熱愛閱讀,並沈浸在文學世界中。她十二歲開始嘗試寫作,自此展露出卓越的文筆和才華。珍‧奧斯汀一生很少離開她所居住的城鎮,但是她卻在小小世界裡,發掘許多題材,並寫下六部長篇小說,分別是《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諾桑卡修道院》、《曼斯菲爾莊園》、《艾瑪》和《勸服》。
珍‧奧斯汀善用精準的觀察和純熟的文筆,在平凡的人、事、物中萃取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讚美她擁有洞察人物內心奧秘的眼光,文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更將她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傲慢與偏見》是她最為人喜愛的小說,她所描繪的故事與角色,早已超越時代的考驗,直至今日仍屢次被搬上螢幕,讓世人見證她永恆的經典創作。
傲慢與偏見 |
![]() |
傲嬌少爺╳小聰明小姐的二見鍾情
珍•奧斯汀改編最多、評價最高的作品
愛上了,才知道放下傲慢並不難,
戀上了,所有的偏見都襯得優點閃耀光芒。
「你是怎麼開始的?我可以理解你一旦愛上我,當然就會非常愛我,可你一開始怎麼會愛上我?」
「我說不出感情生根的確切時間、地點、表情或言語。已經太久了。等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愛上妳,早就開始很久了。」
「你先前成功抗拒了我的美貌,至於我的禮貌,我對總是近乎不客氣,每次跟你說話都只想故意讓你不好過。說實話,你其實是欣賞我的魯莽吧?」
「我確實欣賞妳活潑的個性。」
「你就老實說是魯莽吧。根本就差不多了。事實是,你早就厭倦了那些客套、順從以及過度的殷勤。你受夠了那些總是只對你說話、只看著你而且只尋求你稱許的女人。我能引起你的興趣,是因為我跟她們完全不同。要你真是個討厭鬼,一定會很厭惡這樣的我;但儘管你那麼努力掩飾,你的感覺總是高貴公正,在你心裡,你著實唾棄那些苦心追求你的人。好啦,我替你省去了說明的麻煩,而且說真的,這樣一想還滿有道理的。畢竟你其實根本不知道我真正的優點,但是熱戀的時候也沒人會想到這個。」
「如果說,羅蘭.巴特用一本《戀人絮語》揭露愛情的語言結構與表意系統,從此沒有先於語言的戀人,沒有先於符號的愛情,那麼,《傲慢與偏見》就是獨屬於珍迷的戀人絮語。在珍迷的世界中,沒有先於達西先生的男人,沒有先於《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所有的愛情與慾望,都只能在珍.奧斯汀的語言與符號中產生意義。」——施舜翔
本書特色
1. 全新台灣譯者中譯
2. 參照哈佛大學註解版等中外相關文獻,提供最新穎、全面而當代化的中文註解
3. 系列總導讀:高瑟濡(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社會與人性的觀察家:談珍‧奧斯汀的長篇小說,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中研院歐美所合聘研究員)──我們的珍‧奧斯汀
4. 台灣當代作家專文推薦:施舜翔(作家,文化評論人)──珍‧奧斯汀的妹妹們:一段《傲慢與偏見》的當代再現史
5. 精采譯後記
6. 融合經典與現代,風格統一的包裝:知名平面設計師 莊謹銘 操刀「假使羅曼史小說有祖譜的話,那珍奧斯汀肯定是祖師奶奶。」——李桐豪(作家)
好評推薦
「在欲望流竄的當代社會,奧斯汀筆下各種發乎情而又止乎禮的感情篇章或許更能引人入勝。」——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
「一切的愛情故事從珍奧斯汀的地平線上起跑,跑,不停跑,世界上所有嚮往愛情的女孩都在奔跑……」——陳栢青(作家)
「珍.奧斯汀是我的使命。過去我一直嘗試在電影中把社會諷刺和家庭倫理劇融合起來;如今我理解到,長久以來我所做的,其實就是像珍.奧斯汀那樣的作品,只是沒意識到而已。」——李安(電影《理性與感性》導演,節錄自Newsweek專訪)
「有些書能夠表達對生活的看法,而且說得非常清楚,比我們自己說得都清楚。生活中的尷尬、苦惱、嫉妒、罪惡感,這一切經過奧斯汀之手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看清自己。」——艾倫.狄波頓(英國知名作家)
「奧斯汀採用反諷的手法,把莎士比亞那種對人性的刻畫提升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她非凡的喜劇天賦,自莎士比亞以降無人能出其右。」——哈洛卜倫(《西方正典》作者)
「奧斯汀小姐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和情感;故事中沒有什麼大事,但是你讀完一頁會趕緊翻到下一頁,希望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下頁讀完,依舊沒什麼大事,可是你會帶著同樣迫切的心情往下閱讀。」——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大師)
「我是珍迷,所以一提到她,我就會笨嘴笨舌的。」——E. M. 佛斯特(英國小說大師)
「我從七歲起就是珍迷。」——綺拉奈特莉(英國女星,節錄自媒體專訪)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莎士比亞之後,最具跨時代影響力的英國作家。主要有六部長篇小說:《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艾瑪》、《諾桑格寺》與《勸服》。作品屢次被翻拍成電視、電影,改寫為許多受歡迎的小說,化身為浪漫小說的原型。當代讀者在認識她的原作之前,可能就已看過她、讀過她、愛上她。
奧斯汀的小說大半以英國鄉紳階級的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愛情、婚姻、家族的矛盾衝突,反映19世紀英國社會的風貌,筆下的女主角雖處於階級分明、男尊女卑的社會,卻獨立自主,勇敢地追求所愛,因此兩百年來歷久彌新,受到跨世代讀者的喜愛。她的小說如今光是在英語世界,每年就銷售百萬冊以上的平裝本。
柯乃瑜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自由口筆譯者。天性愛流浪,嗜好嗑文字,永遠長不大。
傲慢與偏見 |
![]() |
本書出版於1813年,是19世紀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英式愛情的代表作品。
講述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地主鄉紳貴族的情感和婚姻問題,以活潑倔強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和傲慢又沉默寡言的貴族達西先生,在英國鄉間風情中發展波折重重的愛情故事。
在歷經200年的時間和空間考驗後,本書仍有其不容忽視的影響力,不僅不斷出版,更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舞臺劇等,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珍.奧斯汀迷。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2.16~1817.7.18)
英國小說家。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充分展現珍.奧斯汀擅長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與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的語言特色,更賦予女主角伊麗莎白鮮活生動的人格魅力,讓讀者在閱讀時,能移情體驗,感同身受伊麗莎白的內心世界。
跨越年代和歷史的界限,成為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文學家之一,也被譽為英國最偉大的女性作家。
傲慢與偏見(最新譯注版) |
![]() |
But people themselves alter so much,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new to be observed in them for ever.
可是人本身變化多端,永遠有新鮮事等你發現的。
有人說,在文學上,奧斯登是約翰遜(Samuel Johnson)的女兒、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母親。
文評大家利維斯(F. R. Leavis)說,奧斯登是英國小說偉大傳統的奠基人。
小說家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最少把《傲慢與偏見》讀了三遍,認為奧斯登有點石成金之才,能使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妙趣橫生。
二次大戰期間,日理萬機的丘吉爾臥病在牀,叫女兒讀給他聽的書就是《傲慢與偏見》。
本書是《傲慢與偏見》的全新譯本,吸收了牛津查普曼標準本等近現代奧斯登研究的成果,糾正了大量舊譯的錯誤。譯者根據奧斯登時代英語的特殊用法,斟酌當時的名物、制度、禮節、風尚,以至情節的關鍵、照應等,比較不同譯本的得失,擇要寫成商榷約二百條為附錄,對研究奧斯登或翻譯相關科系人士頗有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注腳有的是補充背景知識,更多的是談及中國的相關情形。
譯文吸收了牛津查普曼標準本等近現代奧斯登研究的成果,糾正了大量舊譯的錯誤。
譯文
1. 原文主要依據 Chapman 的標準本(詳附錄)。
2. 原書引文的出處:如 A1,表示卷一第一章;C12,表示卷三第十二章。
3. 章題是譯者所加。
雙注
1. 譯文裡有兩種注,一是附於頁尾的注腳,給一般讀者看的;一是附在正文後的〈商榷〉,給對翻譯有興趣的人看的。
2. 頁尾注腳分章按 a、b、c 編號;引用時,如 B5.f,即第二卷第五章注腳 f。
3. 〈商榷〉不分章以1、2、3編流水號;引用時則加上章號,如A2.12,即卷一第二章、編號12的商榷。
4. 王譯是王科一譯本、孫譯是孫致禮譯本、張譯是張玲、張揚譯本,詳見參考文獻。
5. 注腳有的是補充背景知識,更多的是談及中國的相關情形,也有的自以為有趣。我看的書雜七雜八,有時候扯遠了,不知道算哪門子的注。其實只為了讀懂原文,大部分注腳是不必看的。說到底,誰看小說有興頭讀那些注呢?
6. 〈商榷〉是譯本比較。拙譯比起其他譯本,小異極多,大異也不少;只能擇要寫一些。不管論斷是否公允,起碼把材料攤出來,對喜歡奧斯登或有志翻譯的人,多少用得着。如果拙譯走了味、犯了錯,大家也知道根由。有些問題,尤其一天的時間、吃的哪一餐、舞怎樣跳,書裡一再重提;通常前頭斟酌過,後面就不嚕囌,請讀者注意。也有幾處,添了注腳,就不必另寫商榷了。
珍‧奧斯登 Jane Austen(1775~1817)
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一輩子未婚,留下了六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她自小便熱愛閱讀,十二歲開始嘗試寫作,自此展露卓越的文筆和才華。奧斯汀一生幾乎都居住在平靜的鄉間,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為藍本。從平凡的生活風俗、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題材中,以機智有趣的語言,栩栩如生地描繪出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她筆下人物形象鮮明,常藉由風趣詼諧的對話來凸顯人物的性格。《傲慢與偏見》是她最為人喜愛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影集與電影,也啟發了後世許多作品。
慈恩
讀書不成,半途出家;一方面不知不覺,一方面明明直照吾家路,做起十棄行來。
傲慢與偏見 |
![]() |
「我怎麼克制也是徒然,這樣下去是沒用的,我的情感就是壓抑不了。」這是《傲慢與偏見》書中,達西先生向伊麗莎白求婚時的話。
從《傲慢與偏見》看見19世紀的英式愛情!
故事講述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地主鄉紳貴族的情感和婚姻問題,以活潑倔強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和傲慢又沉默寡言的貴族達西先生,在英國鄉間風情中發展波折重重的愛情故事。
本書出版於1813年,是19世紀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的愛情故事,反映了19世紀英國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感狀態。
在歷經200年的時間和空間考驗後,本書仍有其不容忽視的影響力,不僅不斷出版,更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舞臺劇等,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書迷。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2.16〜1817.7.18)
生於英國英格蘭漢普郡,19世紀英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文學家之一,世界文學名著《傲慢與偏見》的作者,以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活潑風趣的文字著稱。
《傲慢與偏見》充分體現珍.奧斯汀擅長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與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的語言特色,更賦予女主角伊麗莎白鮮活生動的人格魅力,讓讀者在閱讀時,能移情體驗,感同身受伊麗莎白的心理世界,因此如今不少賣座電影都與《傲慢與偏見》的故事發展脈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傲慢與偏見(200週年經典重譯紀念版) |
![]() |
《傲慢與偏見》出版200週年全新中譯本
沒讀過這本書,別說你懂愛情!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歡喜冤家
珍.奧斯汀最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
「你的短處就是看誰都不順眼。」伊莉莎白說。
「而妳呢,」達西笑著說,「就是喜歡誤解別人。」
然而,在愛情的面前,他們都得放下傲慢與偏見
毛姆(英國著名小說家和戲劇家)譽為「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英國圖書館員最愛的百大小說Top1
英國BBC票選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Top1
英國BBC「大閱讀」(The Big Read)讀者票選世界50大小說Top2
美國《時代》雜誌票選十大浪漫小說Top1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雜誌票選百大永恆經典Top9
澳洲讀者票選史上最佳一○一本書Top1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 Mail)票選j五十本最偉大書籍之一。
挪威圖書俱樂部舉辦由百位作家票選之百大永恆經典Top8
◎愛情故事經典原型
《傲慢與偏見》雖非愛情小說的濫觴,卻是此文類的發揚與奠基者,各種經典橋段一應俱全:錯誤的第一印象,懸殊的家世背景,從中作梗的親戚,誤解引起的衝突,戲劇性的重逢場景,令感情增溫的意外事件……。無怪乎自問世以來數度被改編為影集、電影、舞台劇,許多知名作家都相繼投入各種續作、仿作,將角色原型套用到現代故事,例如暢銷書《BJ單身日記》、電影《電子情書》都是以它為本。
◎不只是愛情小說,也是本描寫人際交往和婚姻相處的妙書
珍.奧斯汀曾謙虛地說她的寫作是「在兩吋的象牙上進行雕刻……寫鄉村的幾個家庭」,然而正是這樣精細的筆觸與聚焦的寫作範圍,讓她將生活上的微小細節和種種人情世故一針見血地描寫出來。例如:
「虛榮和驕傲完全是兩回事,偏偏常常被混著用。驕傲的人不一定虛榮。驕傲關乎的是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則牽涉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美滿的婚姻全憑運氣。如果婚前就摸透了對方的脾氣,或是兩人的個性十分相似,都對婚姻幸福一點幫助也沒有,只會導致婚後愈走愈遠,把該吵的都吵完了才算呢;既然是要攜手共度一生,缺點當然是知道的愈少愈好。」
「世事看得多了,不滿也就多了。我日漸相信人心善變,看來是長處的未必是長處,看來講理的未必就可靠。」
■60年來79種傲慢與偏見譯本,我該讀哪個?
本經典新譯特色:
◎以珍.奧斯汀研究中,最權威的David M. Shapard註解本為底,參考國外研究者的精心考據,務求中譯本文字之精確。
◎奠基於前人翻譯心血的全新「創作」。
◎台灣譯界新生代以前輩為師,發揮獨特感性與表演慾,創造出不同以往譯本的調性、敘事節奏與生動對白,忠實卻不古板,賦予經典嶄新的復古面貌。
名人推薦
交通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馮品佳、中正大學外文系教授 陳國榮、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 陳超明、世新大學英語學系系主任 黃裕惠、師範大學翻譯所教授 賴慈芸 專業推薦
這本中文譯本,從一開始,譯者就緊緊抓住那幽默、輕快、又處處顯露機伶的文字風格,試圖拉近十九世紀英國與台灣讀者的距離。――陳超明(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
(譯者)思婷適時引領讀者時空穿梭,模擬兩百年前中文優雅含蓄語言世界,讓每種身分的角色按照奧斯汀調配說出妥當「時代話語」。――黃裕惠(世新大學英語學系系主任)
翻譯小說的成敗,就繫諸聲音與節奏。思婷這本譯作,節奏輕快俐落,找回了古靈精怪的珍.奧斯汀,是很精彩的一次演出。――賴慈芸(師範大學翻譯所教授)
為每一本經典,找到在當下重新閱讀的理由;
給每一本經典,內容與形式上的雙重新貌。
珍‧奧斯汀(1775~1817)
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一輩子未婚,留下了六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她自小便熱愛閱讀,十二歲開始嘗試寫作,自此展露卓越的文筆和才華。奧斯汀一生幾乎都居住在平靜的鄉間,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為藍本。從平凡的生活風俗、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題材中,以機智有趣的語言,栩栩如生地描繪出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她筆下人物形象鮮明,常藉由風趣詼諧的對話來凸顯人物的性格。《傲慢與偏見》是她最為人喜愛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影集與電影,也啟發了後世許多作品。
張思婷
台大外文系畢業,現正就讀師大譯研所博士班,並於世新大學及師大英語中心擔任講師。熱愛翻譯。譯有大亨小傳(漫遊者出版)、利器、暗處、我們不完美(以上由木馬文化出版)等書。
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浪漫作品集 |
![]() |
2013年,繼好萊塢「傲慢與偏見」、英國ITV「奧斯汀季」、BBC「理性與感性」、「愛瑪」……
經典問世200年!引領懷舊新風潮!
1813年,珍.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首度在英國出版。這部她最珍愛的愛情小說,在兩世紀來不斷為世人傳頌,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更屢次登上大銀幕;本系列完整呈現作者所有作品,讓讀者在經典誕生的兩百週年,再度品味珍.奧斯汀的魅力!
與莎士比亞齊名的文學成就,全球讀者票選十大經典小說之一
帶您進入珍奧斯汀的異想世界,體驗百年經典的全新生命力!
本書收錄《傲慢與偏見》及奧斯汀前期作品《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為讀者理解十九世紀初的社會風氣與女性生活提供一條途徑。書末加贈電子書E-Book,讓您閱讀無障礙,感動不間斷!
英國文學的代表人物珍.奧斯汀的最著名小說《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圍繞著象徵「傲慢」的男主角與象徵「偏見」的女主角展開的愛情喜劇。作者擅於描寫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與情節,以及刻畫女性心理的矛盾與變化,在十九世紀初的文學界帶來極大的震撼。
書中一併收錄珍.奧斯汀的前期作品《曼斯菲爾德莊園》、《諾桑覺寺》,以方便讀者比較作者在各時間的寫作風格變化。全書經多次編譯、校對,糾正了大量謬誤與生硬處,並將原文中艱澀難懂的詞語加以潤飾,成為坊間最為通俗且精準的易讀版本。
本書特色
全新譯本
本系列將珍.奧斯汀之小說重新編譯、校對,不僅修正部分語意謬誤與生硬處,更將原文中艱澀難懂的俚語詞句加以潤飾,使角色對白更加平易近人、貼近現實。生動呈現了原著幽默逗趣的詼諧風格,絕對是最為通俗且精準的易讀版,亦是珍藏經典之首選!
完整收錄
全系列完整收錄珍.奧斯汀全部作品,共6部長篇小說。包含最具代表性的《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作者的得意作《愛瑪》,以及較不知名的《曼斯菲爾德莊園》、《諾桑覺寺》、《勸導》等,字數直逼120萬。讓您一次收藏最齊全的珍.奧斯汀!
超值加贈
本書包含《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諾桑覺寺》三部長篇,為珍.奧斯汀前半生的全部心血。書末更附有電子書光碟,讓您隨時隨地置身閱讀天地,感受樸實純真的動人愛情!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1775-1817)
英國最著名的女作家,1775年生於漢普郡的史蒂文頓,父親為牧師。一生未受過正規教育,但靠著閱讀與自學,逐漸開始了寫作生涯。1796年完成首部小說《理性與感性》,並於1811年發表。1813年更發表生涯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界的地位。
珍.奧斯汀一生共著有六部小說,尤以《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最具代表性。她以幽默諷刺的文筆,描述了英國鄉村的風俗習慣、男女戀愛,並勇於挑戰當代的階級意識與價值觀,為十九世紀初的文學界注入一股清流。後世將她尊為與莎士比亞齊名之英國文學家。
丁凱特 Kate Ding
畢業於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後赴英國深造,取得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專攻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
雅思、托福考試均逼近滿分,曾獲香港大學知青文學協會翻譯文學組冠軍、第十屆亞洲西方小說翻譯首獎、第五屆全國翻譯文學海外組特優等。
回國後開始專職翻譯,同時也參予多本英語學習書的編寫、審定,並受聘於大專院校、企業行號、文教基金會教授英文寫作、翻譯等課程。
具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語教師十年經驗,現任華文自費出版平台(www.book4u.com.tw)雙語書系約聘主編。
熱愛語言、美食、旅遊、電影,閒暇之餘喜歡閱讀各國文學名著。
精通英文、西班牙文、韓文等,深諳多國語言的翻譯技巧,譯筆流暢、忠於原著,期待透過跨國文字的翻譯為台灣讀者開啟另一扇窗。
傲慢與偏見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商周出版 叢書系列:商周經典名著 出版日期:2013/01/12 ISBN:9789862723043 ![]() |
![]() |
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經典名著之一
2003年BBC大閱讀票選第二名,僅次於《魔戒》。
19世紀浪漫偶像劇,永恆的愛情經典
每個人都在尋找他的達西先生或伊麗莎白小姐
班奈特太太畢生的唯一心願是,她的五個女兒都能風風光光地出嫁,並且嫁得門當戶對。
在一場舞會裡,班奈特家的大女兒珍與新鄰居賓利先生相識,並一見鍾情;班奈特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卻對賓利的朋友達西的傲慢感到厭惡,因而對他懷有偏見。後來,因為賓利的離去及威克姆的誣蔑,更加深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直到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遭拒,重挫他的傲慢,他不得不寫信說明所有的真相。伊麗莎白也因此明白了威克姆的為人,更為當初的偏見感到羞愧。
此時,伊麗莎白的小妹莉迪亞被威克姆拐騙私奔,由於達西放下姿態大力協助,也讓伊麗莎白對他漸生情愫。最後也因為達西的幫忙,讓賓利和珍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達西和伊麗莎白也擁有幸福美滿婚姻。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
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卻四十二歲便英年早逝,終生未婚,卻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艾瑪》、《曼斯菲爾德莊園》、《勸導》與《諾桑傑寺院》。
她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絕少與外界接觸,故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述及的層面雖狹小,卻充滿生動、真實和機智,字裡行間洋溢古典氣息。其中《傲慢與偏見》是她最風行的小說,也是贏得人們喜愛和聞名後世的不朽作品。
吳妍儀
中正大學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小說類譯作有《亡命抉擇》、《明信片殺手》(商務)、《魔女高校》系列(漫遊者文化)、《魔女嘉莉》(皇冠)、《傲慢與偏見與僵屍》(小異出版)、《雪地拼圖》(馬可孛羅)、《紐約好精靈》(麥田)、《天真善感的愛人》、《蓋布瑞爾的眼淚》(木馬出版)。
傲慢與偏見 譯者:樂軒 出版社:臺灣商務 叢書系列:經典小說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9570526370 ![]() ![]() |
![]() |
輕快明亮的愛情小說,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創造一種愛情原型故事,例如知名小說《BJ單身日記》、電影《電子情書》皆以《傲慢與偏見》為範本,鑄造男女主角互相針鋒相對的性格反差。自1813年出版至今,獲得不斷的關注,就連攝政王喬治四世也曾要求珍.奧斯汀將一本新的著作題獻給自己(即後來出版的《愛瑪》)。
珍.奧斯汀(Jane Austen)曾說過:「我認為伊莉莎白是所有小說中最令人喜愛的角色,但是對那些不喜歡她的人我也能予以尊重。」珍筆下的伊莉莎白.班奈特(Elizabeth Bennet):「天性容易滿足,也因此自然時常都很快樂。」《傲慢與偏見》的基調是浪漫而愉悅的,書中的經典語句散發出幽默、睿智的智慧光芒,女主角和男主角之間的感情跌宕起伏,像旋場的雙人舞一般,進退之間,閃現著深刻複雜的感情變化。
閃爍智慧的經典言詞如下:
班奈特先生:「親愛的,我對你的神經是非常尊重的,它是我的老相識了。至少在這二十年裡,不斷地聽到你鄭重其事地提到它。」
達西先生:「女人的想像力真敏銳,從愛慕一下子就跳躍到戀愛,一眨眼的工夫又從戀愛跳到結婚。」
這些經典對白周旋在小說人物間或深或淺、或曖昧或明朗的複雜關係。故事從班奈特一家面臨的「繼承權限定」的經濟問題展開:由於班奈特太太未產男嗣,當伊莉莎白的父親去世後,她們將無家可歸;可見在珍.奧斯汀所處的時代,婚姻是改變命運的金鑰匙。在伊莉莎白身處的生活困境裡,珍.奧斯汀思索:除卻婚姻所帶來的利益,沒有愛情、尊敬的婚姻,將毫無價值。小說的開場白寫道:「凡是有錢的單身男子必定想娶位太太,這是一條無人不曉的真理。」弦外之音或許舖陳了在作者眼中,愛情、婚姻間的牽絆與衝突。
本書特色
★ 讀者公認經典中的經典,新版全新重譯本典藏上市!
★ 本版譯文風格明快,值得一讀再讀!
珍.奧斯丁 Jane Austen(1775-1817)
英國最著名的女小說家之一,她以其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獨具風格的女性視角給世人留下了六部經典不朽的作品。《傲慢與偏見》寫於1813 年,屬於她的早期作品,但當時已經三十七歲的珍.奧斯丁結合自己刻骨銘心的初戀經歷,將她對英國十八、十九世紀中產階級鄉村生活的觀察和自己的愛情理想凝練成小說中過著日常生活的平凡人物。通過描寫生活中的悲喜劇和紳士淑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她以一貫優雅的寫作技巧和巧妙的故事結構描畫出那個時代下的生活場景,而這本小說一直以來也被視為她的代表作並且被公認為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樂軒
1973年生,青年作家,翻譯家,寧波大學副教授。
譯著有《傲慢與偏見》、《簡愛研究》、《湖濱散記》等書。
非讀不可的傲慢與偏見 出版社:華威國際 叢書系列:文學經典 出版日期:2010/05/12 ISBN:9789866266065 ![]() |
![]() |
西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愛情經典
美好的愛情,就該降臨再電光石火的第一眼嗎?
漂亮的大女兒珍和聰慧的二女兒莉琪正值適婚年齡,從倫敦來的賓利在一場舞會上對珍一見傾心,珍對賓利也有同等的好感;另一方面,賓利的好友──達西在舞會上表現得十分傲慢,讓莉琪深感不悅,從此引發了一連串的偏見。然而,愛情就在互看不順眼間悄悄萌芽……
一部想戀愛、在戀愛的人都該看的書
恃才傲物的達西和帶有偏見的莉琪,相遇的兩人從主觀自我出發,卻在愛情裡學會客觀和包容。
一次次練習站在對方的角度觀看,直到看見彼此的真心。
本書特色
本世紀最值得典藏的新譯版文學經典
◇ 知名暢銷作家深入的作品導讀
◇ 翻譯通順,文字如詩般優美
◇ 版型整齊美麗,編排清晰易讀
◇ 小開本尺寸方便隨身攜帶
從針鋒相對到相知相惜──最動人的愛情故事
◆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此書的作者珍.奧斯汀被毛姆譽為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
◆內容細緻而輕鬆:此書用了大量形容與對話,來刻畫人物的性格,讀來過癮萬分。
◆多次躍上螢幕翻拍:《傲慢與偏見》自1813年出版後,歷久不衰,曾經九度被拍成電影和電視。
◆膾炙人口,歷久彌新:年年蟬聯英國百大好書的榜首之位。
珍.奧斯汀(Jane Asten,1775-1817)
英國小說家。生於鄉村小震史帝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的牧師。由於她從小就閱讀許多文學作品,因此奧斯汀從少女時期就開始嘗試寫作,也展露出過人的才華。她一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性和感性》是她的處女作,隨後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和《愛瑪》(1815)等等。
由於奧斯汀生活在鄉村小鎮中,接觸到的是地方上的地主、牧師等人物,又浸淫在那種恬靜而舒適的生活環境下,因此她的作品裡充滿了小康家庭平淡和樂的居家氛圍。她以女性特有的細緻觀察力,真實的描繪了她周圍的生活,尤其是紳士淑女之間的愛情故事與婚姻生活,除了人文方面,她的作品中也提及不少田園風光。由於作品風格輕鬆詼諧,深受讀者歡迎。
傲慢與偏見(新譯本) 出版社:華威國際 叢書系列:文學經典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9868494008 ![]() |
![]() |
細膩的編織,詳盡而寫實。書中大量描繪當時鄉村生活的日常細節,人物角色的刻畫性格鮮明,奠定了後來現實主義小說的基礎。而達西與莉琪之間充滿誤解的開始,針鋒相對的往來,曲折暗生的情愫,到最後突破難關的結合,更成為日後許多愛情故事的原型。
被毛姆譽為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也是西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愛情經典,自1813年出版以來歷久不衰,曾經九度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可見本書有多麼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 ~ 1817)
為英國小說家。生於鄉村小鎮史帝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的牧師。由於她從小就閱讀許多文學作品,因此奧斯汀從少女時期就開始嘗試寫作,也展露出過人的才華。她一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年出版的《理性和感性》是她的處女作,隨後又接連發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和《愛瑪》(1815)等等。
由於奧斯汀生活在鄉村小鎮中,接觸到的是地方上的地主、牧師等人物,又浸淫在那種恬靜而舒適的生活環境下,因此她的作品裡充滿了小康家庭平淡和樂的居家氛圍。她以女性特有的細緻而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的生活,尤其是紳士淑女之間的愛情故事與婚姻生活,除了人文方面,她的作品中也提及不少田園風光。由於作品風格輕鬆詼諧,深受讀者歡迎。
傲慢與偏見 作者:珍.奧斯汀 譯者:劉珮芳、鄧盛銘 出版社:好讀 叢書系列:典藏經典 出版日期:2009/04/27 ISBN:9789861781204 ![]() |
![]() |
《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最愛小說票選中永遠高居榜首的愛情經典
. BBC票選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榜首
. 英國圖書館員最愛的百大小說榜首
. 超級暢銷書《BJ的單身日記》寫作範本
一個富有而驕傲的英俊先生
一位任性而懷有偏見的聰穎小姐
當傲慢碰到偏見,激出的火花豈是精采可形容!!
因為自身條件的優越,加上對於環境人物的不熟悉,達西先生以冷漠傲然的態度作出人們與自己的區隔,卻也讓人們認定他的傲慢。直到目空一切的達西先生發現了伊莉莎白的魅力,並深陷其中……
達西在舞會上的一席話,讓伊莉莎白認定了他的傲慢,加上旁人的挑撥,更是讓她深信兩人的不合,這種偏見讓伊莉莎白努力的拉開達西與自己的距離。可是種種的因緣際會和事件的發生,卻意外促進了兩人的愛情……
一部最能改變女性對自己評價的文學作品,在傲慢與偏見之間,細細品味珍.奧斯汀的理性與感性。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
珍.奧斯汀出生於英國鄉村裡的一個牧師家庭中,她從未受過正規的教育,可是卻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
珍於十七歲開始進行寫作,不過直到三十六歲她的第一部小說《理性與感性》才問世,而且她的作品大多是以匿名方式發表,唯有《諾桑覺寺》和《勸服》兩部小說是以真名發表。此外,珍還有《愛瑪》、《曼斯菲爾德莊園》等作品留世,並深受大眾所喜愛。
傲慢佮偏見(台語好讀版.附台語有聲劇場-世界文學經典,珍.奧斯汀浪漫經典「傲慢與偏見」首部台語譯本)
作者:珍.阿斯頓 譯者:洪淑昭 繪者:Asta Wu
出版社:前衛 叢書系列:台語文學叢書
出版日期:2023/07/18
ISBN:9786267325193
因為愛情,予伊放下傲慢,改頭換面
因為愛情,予伊智覺偏見,激出真情意
珍.阿斯頓傳世的浪漫經典《傲慢佮偏見》
這回,咱用台語來啖愛情的鹹酸苦汫、糖甘蜜甜
英國庄跤有一位班奈太太,伊透世人的願望,就是欲將五个查某囝全嫁出去。有一日,一位貴公子賓利按算佇班家附近稅厝做厝邊,班奈太太就想空想縫,步數盡展,欲來將查某囝佮伊捒做堆。
舞會的時,班家的大漢查某囝珍佮賓利一見鍾情,但是第二查某囝伊俐莎白,煞因為一時的態度佮誤會,對賓利的好朋友達西無好印象。後來更加因為各種事件佮使弄,予伊俐莎白對達西有濟濟偏見。
兩人原是門不當、戶不對,無話無句不投機,那知達西是一下煞著,雙方膏膏纏,結果冤家冤甲行鬥陣。一个是好額緣投、驕傲苛頭的貴公子,一位是聰明伶俐、厚思量的二小姐,𪜶的愛情,是按怎佇傲慢下底的真實面腔佮偏見背後的真相觸纏之間,沓沓仔變化發穎?一場險險仔相閃身的青春戀情,閣加一味台語,心適媠氣、氣口飽滇!
本書特色
1.英台直譯,重點改寫,語詞註解,學習好讀
2.附9小時台語有聲劇場,逐章QR Code隨掃隨聽
◎前衛出版╳心陪有聲╳杰瑞音樂,台文出版跨域呈獻
◎文化部「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作品
作者/譯者/審訂者/繪者簡介:
珍.阿斯頓(Jane Austen,1775-1817)
一位真有代表性的英國女性作家。伊出世佇庄跤的牧師家庭,雖然無受過完整的正規教育,但是自細漢就誠愛閱讀寫作,經由自學佮厝內的知識教養,伊十外歲開始創作,就此顯露筆花佮文采。
珍.阿斯頓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家己佇英國庄跤出身、生活的中產階級日常做背景。19世紀英國社會的人情世態、風俗習慣、婚姻戀愛,攏是伊主要的創作題材。透過自然活跳、趣味詼諧的語言,靈活機巧的好禮雅氣、話帶心機,雕琢人物的個性佮精神,呈現英國文化佮社會的面貌佮底蒂。
珍.阿斯頓有六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傳世,其中的《傲慢佮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伊上蓋流行、上有影響力的作品。出版了後,毋但有濟濟讀者佮意愛讀,閣經過電影、電視劇的改編佮各種延伸改寫,對後世作品有誠重要的啟發,成做當代浪漫小說的原型經典。
洪淑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畢業,通過教育部105、107年閩南語檢定專業級認證,長期投入推動台語文教育,積極從事台語文創作。散文作品不時入選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稿,〈巷仔內的桂花芳〉得著教育部108年閩客語文學獎散文社會組第一名。台文小說《錦荔枝的滋味》得著高雄市文化局書寫高雄創作獎助,佇2022年出版,後來佮高雄廣播電台共同合作改編做「台語文學劇場-錦荔枝的滋味」廣播劇。
簡介
鄭順聰
嘉義民雄人,嘉義高中,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出業。
捌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台《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公視台語台《HiHi導覽先生》創意發想和台語顧問。
台文作品有詩集《我就欲來去》,小說《大士爺厚火氣》,散文《台語好日子》、《台語心花開》,繪本《仙化伯的烏金人生》。
Asta Wu
現此時是專職插畫家,畫插圖、畫繪本,嘛畫圖像小說,啖試各種創作的方式,目前當咧往寫故事的方向伐進。佮意神話、民俗傳說佮貓咪,上愛佇作品內底藏小動物佮濟濟無仝款式的彩卵。(astawu.com IG:Asta Wu)
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傲慢與偏見 |
![]() |
刻畫人性的永恆愛情
故事描述十九世紀初,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貝納家,母親費盡心機為五個女兒安排交友機會,希望她們能嫁進富裕有名望的家族。大姊珍溫柔端莊,長得很美麗;二姊伊莉莎白是家中最聰明伶俐、最有自我主張,也最得父親寵愛的女兒;三姊瑪麗的個性呆板,是固執的書呆子;凱蒂以及莉蒂亞則是愛慕虛榮,輕佻又追逐娛樂的享樂者,空有美貌卻毫無智慧。
當聰穎又犀利的伊莉莎白遇見了帥氣多金卻桀驁不馴的達西,激盪出彼此的「傲慢」與「偏見」。達西由於條件優越,對於環境人物的不熟悉,故以冷漠傲然的態度對人,大家因此認定他很傲慢。達西一開始也因為伊莉莎白家人的誇張行徑,而誤解伊莉莎白,兩人一開始對彼此懷有極深的偏見。後來,達西慢慢發現伊莉莎白機敏聰慧、開朗活潑、談吐犀利,便產生愛慕之情;伊莉莎白也慢慢看清達西真正的為人正直且善良。於是兩人漸漸撇開心中的偏見,確認彼此心中的感情。
最後,貝納家有三個女兒完成了終身大事,三件婚事點出不同的愛情與婚姻觀。這不只是一本愛情小說,更深深刻劃了人性及當時社會極度分化的狀況。
系列特色
悅讀經典 為孩子成長種下希望的種子
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
★適讀年齡:國小中高年級
★全套60冊/ 單冊15x21公分/ 注音版/ 精美插圖
★內容特色
‧作品最完備:精選世界各國著名的文學小說60冊,跨越地域與時間,與莎士比亞、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親近,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更擴展孩子的國際視野。
‧意旨最貼近:依據孩子的閱讀喜好,精心策畫十大主題,特邀十位兒童文學工作者撰文導讀,帶領家長及老師,以不同面向引導孩子閱讀經典。
‧文字最精練:由林文月、黃得時、文心等數十位名家重新改寫,保留原著精華,用字遣詞十分適合國小學童閱讀,以提升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風格最多樣:現代、多樣風格的內頁插圖及封面設計,賦予經典文學新風貌。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有一本令自己印象深刻、啟迪至深的經典文學作品。在廣大讀者的企盼下,東方出版社正式展開「世界少年文學精選」系列改版計畫,希望賦予這套經典文學新風貌,並再次重申孩子閱讀經典小說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企畫出「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設定10大主題:奇幻冒險、多元社會、情感關係、成長勵志、想像創造、歷史傳奇、勇氣正義、人性探討、自然關懷、生命啟示。
精選原系列最具代表性、歷年最暢銷、歷久彌新的60本作品,每個主題各6本。特別邀請10位重量級兒童文學工作者來領讀,除了闡述閱讀經典對孩子的影響,並針對所設定的主題進行閱讀重點探討,分享每一本經典文學的內容特色,進而引領孩子如何去閱讀和思考。
在二十一世紀,網路無遠弗屆、咫尺天涯的現代,閱讀經典文學是孩子走出象牙塔、拓展國際視野的最好方式,既能增進閱讀與寫作能力、從中體驗不同的人生、探索自己的夢想,還能開闊心胸、增長智慧、陶冶品格,成為未來具有世界觀的人才。
得獎紀錄
★文化部推薦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台北市政府評選優良兒童讀物
*適讀年齡:9歲以上
*有注音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
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享年只有四十二歲,獨身過一生,卻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
珍‧奧斯汀於1775年出生在英國史蒂文頓鎮。雖然小時侯曾在離家不遠的一所寄宿學校念過書,但她早期的教育主要來自父親的教導。空閒的時侯,她喜歡閱讀、散步以及和人交談。
奧斯汀家中有七個小孩,家庭的生活爲她帶來極大的樂趣。事實上,她早期的作品,不論是小說還是戲劇,大部分是爲了取悅家人而創作的。二十歲時,她開始創作《傲慢與偏見》和《理性與感性》兩部小說。後來,她還寫了《諾桑覺修道院》、《曼斯菲爾德莊園》以及《愛瑪》等書。其中《傲慢與偏見》是她最風行的小說,也是贏得人們喜愛和聞名後世的不朽作品。
珍.奧斯汀的小說,大部分是十八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寫照。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儘管作品中絕少有關冒險方面的描寫,但是她的文字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言語來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並且真實的反映了英國當時一般家庭生活的情形。
傲慢與偏見(親子彩色圖文本) |
![]() |
究竟什麼樣的婚姻,才算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有些事現在不懂,
但今日您與孩子共讀的經典,明日將會留在他們的心中。
★★★風靡全球,不朽的愛情經典。
★★★多次翻拍成電影,也多次躍上螢幕成為影集。
★★★英國作家毛姆將《傲慢與偏見》列為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雋永的愛情故事,呈現出愛情中的摯愛與盲點。
★★★全新編修文字,穿插精美插圖,更適合小朋友與家長閱讀。
平凡中見證愛情的魔力!
伊麗莎白和達西、珍和賓利、夏綠蒂和柯林斯,還有莉蒂亞跟韋克翰,四對男女在英國鄉村中相遇,一對相見反感,再見改觀;一對一見鍾情、相知相愛;一對追求安穩,步入婚姻;一對天真遇上謊言騙子。他們都是當時十九世紀時空背景下,平凡生活的人們。
這樣平淡無奇的故事,卻在作者珍・奧斯汀的細膩描述下,成為了永世的經典,讓人一讀再讀,回味無窮,從平凡的人事物中,感受到最真摯動人的情感。其中最閃耀的二個角色——伊麗莎白和達西,已然成為愛情故事中,跨越時空的浪漫代表。
小說呈現了愛情的多種面貌和多種可能,也呈現了人與人之間,從古自今皆相同不變的交際盲點,其中人性的韻味值得你我細細體會。
本書特色
*不朽的文學經典,世界暢銷的名著精選。
*全新精美插圖,精緻印刷,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精簡的改編文字,附上趣味互動單元,開啟小朋友接觸經典的美好體驗。
名人推薦
英國文學在過去一百二十五年來,品味曾多次出現大轉變,然而,綜觀這些作品,唯有莎士比亞與珍・奧斯汀兩人的作品名聲,不曾受到風潮改變影響。——文學評論家 愛德蒙.威爾森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聞名全球的英國小說家,1775年出生於一個大家庭,早年的教育都仰賴父親及哥哥們的指導,也因為父親與友人的大量藏書而獲得了寫作上的薰陶,而其寫作內容也多取材於自己的家庭和親友。
從1811年至1816年,珍・奧斯汀以匿名方式陸續出版了《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以及《愛瑪》等小說,在當時雖然沒讓她成名,卻已讓她成為成功的小說家,其中《傲慢與偏見》是她在世時評價最高的作品。
傲慢與偏見(25K彩圖經典文學改寫+1 MP3) |
![]() |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英國女作家,作品詮釋英國十八世紀末的鄉紳生活,反映女性的追求與社會婚姻觀,但本身卻一生小姑獨處。珍.奧斯汀著作豐富,皆以匿名方式出版,代表作品包括《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811)、《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813)、《艾瑪》(Emma, 1815)、《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 1814)等。
珍.奧斯汀的第二部小說《傲慢與偏見》,是最獲盛譽之作,在撰寫時年僅二十一歲。故事的時空背景為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描繪班奈特(Bennet)一家人和五名待嫁女兒的故事,傳達英國地主鄉紳貴族的情感和婚姻問題。
班奈特太太人生中最大的心願,就是見到五個女兒們出閣,故事從女兒伊莉莎白(Elizabeth)和達西先生(Mr. Darcy)之間的愛情開展出來,為了這段愛情,男方要克服自己的傲慢,女方要拋開自己的偏見。珍.奧斯汀曾經在一封信中寫到了她對伊莉莎白的看法:「我得承認,她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最令人讚賞的角色,我不知道該如何容忍那些無法欣賞她的人。」
*****
Pride and Prejudice was first written between October 1796 and August 1797 and it was called First Impressions. It wasn’t published, however, until 1813. It was Jane Austen’s second novel. She was twenty-one years old when she first wrote it.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ovel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it has sold more than 20 million copies. Pride and Prejudice was published anonymously and was credited to the author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story of life and love in England in the 1800s. The story is about Mr. and Mrs. Bennet and their five unmarried daughters. Mrs. Bennet’s main purpose in life is to see her five daughters married. Consequently, she is very happy when a handsome rich gentleman arrives in the neighborhood, and he falls in love with her eldest daughter Jane. However, when her sister, the clever and witty Elizabeth Bennet first meets his handsome and wealthier friend, Mr. Darcy, she dislikes him. And tha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ir wonderful love story. In order for them to fall in love, his pride and her prejudice must be overcome.
About Elizabeth, Jane Austen wrote in a letter: “I must confess that I think her as delightful a creature as ever appeared in print, and how I shall be able to tolerate those who do not like her at least I do not know.”
【Helbling文學讀本(Helbling Readers)簡介】
● Helbling Classics(經典英文文學改寫)
● Helbling Fiction(當代原創英文小說)
《Helbling文學讀本》為一套最優質的英文分級閱讀讀本,英語難易度由初級銜接到中級。在各項英語認證考試中,本系列書培養的英語能力級數如下:
GEPT英檢 中級
TOEIC多益 550
TOEFL iBT托福 57–86
IELTS雅思 4.5
全系列皆隨書附贈全文朗讀MP3。
內文編排精美,採用彩色印刷,全文穿插精美插圖,單元設計豐富。
除了精彩的小說之外,另編寫有:
About the Author(作者簡介):介紹作者,幫助認識創作背景。
About the Book(本書簡介):介紹故事內容概要,幫助了解故事的背景與旨意。
Before Reading(閱前活動):設計各種問題和活動,幫助暖身,啟發各種探討與學習。
After Reading(閱後練習):設計各種深入的問題和題目練習,幫助復習內容,加深英語的學習印象。
Test(測驗):有些讀本在閱畢之後,設計有各種測驗題目,包括文意測驗和英語練習等。
Translation(中譯):完整的英文故事翻譯,幫助理解文意。
Answer Key(解答):針對「閱前活動」、「閱後練習」和「測驗」,提供解答。
隨文討論:在故事行文中,另設計有針對內文情節的問題探討,幫助做啟發性的思考。
【本書錄音採用英式發音】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
英國女作家,父親是英國國教的教區牧師,她在七個兄弟姊妹中排行倒數第二。奧斯汀住在漢普郡(Hampshire)的史蒂文斯頓(Steventon),一家皆受過良好的教育,生活過得幸福和樂。珍跟與母親同名的姊姊Cassandra感情很要好,我們對於珍‧奧斯汀的瞭解,多半是從她跟姊姊的信件往返得知。
珍‧奧斯汀從小便立志要當一名作家,從十二歲起開始,便為家人撰寫故事和劇本,當作消遣。儘管她的小說描寫的主題都和婚姻有關,但卻一生未婚。她和一位學法律的年輕人有過一段情,但男方最後另娶他人。後來有一位老友向她求婚,卻非她所鍾愛,沒有接受求婚。她在寫給姪女的信中說道:「最糟的事是嫁給自己不愛的人。」這種想法在當時非比尋常,對十九世紀的大部分女性來說,愛情沒有財富或良好的社會地位來得重要。
珍‧奧斯汀在七年間內寫了六部偉大的小說,包括《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811)、《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 1814),以及《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和《勸導》(Persuasion),於1817年在她歿後出版。小說皆匿名出版,小說成名後,作者之名才為眾人所知。
1817年,珍‧奧斯汀病逝,葬於溫徹斯特座堂。
盧相如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為自由譯者。喜歡閱讀小說、音樂和電影。譯作《科學怪人》、《傲慢與偏見》、《碧盧冤孽》(寂天出版)等。
傲慢與偏見(中英對照) |
![]() |
伊麗莎白出身於一個普通的鄉紳家庭,
她不僅美麗聰慧,而且擁有敏銳觀察力;
但她誤信韋翰的話,使她對達西產生極深的偏見。
另一方面,達西因著自己的尊貴身份和財產,
令他對人態度傲慢。
雖然兩人的出身、性格都非常不同,
達西卻深深愛上了伊麗莎白。
傲慢的達西和對他有偏見的伊麗莎白最後能終成眷屬嗎?
Jane Austen(簡‧奧斯汀)(1775-1817)
英國小說家,生長於英國南部有文化教養的牧師家庭,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大師。她的作品大多詮釋了18世紀末英國地主鄉紳的生活,而她就像是在“兩吋象牙”上“細細描畫”她的著作。除了本書之外,她的完整作品包括:《理智與情感》、《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
Hugh Thomson(修‧湯姆森)(1860-1920)
愛爾蘭插畫家,為奧斯汀和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繪畫插圖。
王科一(1925-1968)
文學翻譯家,主要翻譯作品有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狄更斯的《遠大前程》、雪萊的《伊斯蘭的起義》等。
傲慢與偏見(附互動式光碟) 譯者:李淑貞 出版社:方向出版社 叢書系列:雙語世界文學 出版日期:2009/07/02 ISBN:9789866670176 ![]() |
![]() |
出身貴族世家的一對男女——態度傲慢的達西與心懷偏見的伊莉莎白,初次見面便處處針鋒相對,各以對方的缺點與毛病作為防衛和攻擊的武器。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與認識後,越發了解對方的優點及不為人知柔性的一面,兩人終都掉進愛情的漩渦裡,展開一場似有若無的戀情。這是一部富有警示暗諷的愛情小說,值得讀者細細品味。書中主角心理的微妙捕捉、靈活生動及對白的幽默,不愧為名作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
本書特色
1.自我提升英文專用書
2.特聘前資深ICRT主播錄音,純正外語真人發音
3.最HOT學英文工具書,書+互動式光碟+MP3,附字典功能
4.點選單字及句子可立即聽到聲音並顯示中譯,反覆聆聽學習效果佳
5.英文朗讀,邊做事邊聆聽英文,訓練聽力及口說能力;錄音練習,校正自我發音
6.自我評量:單字聽力、字義、造句測驗(附字典功能),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及英文程度
每本書後附一片互動式光碟(附MP3檔,可於任何MP3播放器聆聽,如MP3隨身聽、MP4、iPOD、手機等,攜帶方便,學習英語永不打烊);從英文朗讀、查單字、單字複習、句子中譯到錄音練習,以及自我評量(單字聽力、字義、造句測驗練習)等等,多功能的界面,只要滑鼠輕輕一按,學習英語就是這麼簡單。(本光碟片無法支援瀏覽器ie11以上的版本)
讀者可反覆練習單字、重複聆聽英文句子、單字及利用錄音校正自我發音,加強聽讀口說能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書內附功能說明,沒有電腦基礎的讀者亦可輕鬆上機學習英語)
本系列叢書首先出版十本讀者耳熟能詳的世界文學名著,包括《莎士比亞故事》莎士比亞著、《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著、《天方夜譚》、《希臘神話故事》、《老人與海》海明威著、《伊索寓言》伊索著、《安徒生童話精選》安徒生著、《快樂王子》王爾德著、《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著、《茶花女》小仲馬著,以饕讀者。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 ~ 1817)
珍.奧斯汀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享年四十二歲,終生未婚,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作者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幾 乎不與外界接觸,故所描寫的作品,都是以她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述及的層面雖不廣,卻充滿生動、真實和機智,字裡行間 洋溢古典芬芳氣息。《傲慢與偏見》是她最廣為人知的小說,也是人們喜愛和聞名後世的不朽作品。
- 瀏覽次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