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ivyfish 在 發表

平時有關注羅曼史社群,自然有留意到前陣子熱議的「歷史羅曼史是否已死?」(Is historical romance dying?)話題。坦白說看到討論我是震驚的,明明前幾年才傳出因影集《柏捷頓家族》(Bridgerton)熱播,帶動了原著小說及其他歷史羅曼史的銷量啊!
但是,根據報導指出,歷史羅曼史(Historical Romance)雖是羅曼史常年的類型支柱,可如今發展似乎已不如往年的盛況。許多撰寫歷史羅曼史為主的大牌作家遲遲未有新作,中階作家(midlist authors)被解雇,或是被迫停止出版作品等等。莫非這個縱橫羅曼史已有百年的類型,真的要邁向終結了嗎?
恰好看到BookThrb.做了針對這個議題的報導,也請來多位相關人士暢談想法,其中就包括曼迷非常熟悉的作家莎拉.麥克蓮(Sarah MacLean)。
莎拉提到大眾市場平裝書(mass market paperback)的衰退影響深遠,大眾市場平裝書一直是羅曼史紙本書的銷售支柱,尤其對中階作家來說,當讀者能以低價位選購較為陌生的新作者作品時,對於推廣羅曼史絕對有所助益。只是,當許多大型出版商漸漸退出大眾市場平裝書的市場,轉賣價格更高昂的貿易平裝書(trade paperback),相對就壓縮到羅曼史的銷售通路。即便歷史羅曼史依舊在大眾市場生存,但多數書店只想要榜單上的熱門作,導致讀者能接觸的作品越來越少。惡性循環之下,越多作品缺乏能見度,自然就無法吸引更多新讀者。
負責文學代理公司的艾美.布魯爾(Amy Brewer)則認為,現代讀者已對「億萬富翁」式的舊時代貴族、舞廳及社交聚會失去興趣。但布魯爾也認為歷史羅曼史尚有轉機,比如KJ查爾斯(KJ Charles)與艾力克西斯.霍爾(Alexis Hall)的酷兒羅曼史皆以瓦解父權為主題。歷史羅曼史仍在持續發展及演變,以適應新的世代。
羅曼史書店經營者伊莉莎白.塔克(Elizabeth Tucker)則分享她的經驗,閱讀歷史羅曼史的客群,較多是千禧世代或更年長的族群;年輕族群顯然對歷史羅曼史興趣缺缺,反而偏好近年風行的、結合奇幻冒險與言情的「浪漫奇幻」(Romantasy)。不過塔克也認為,這種現象是一種循環,現階段僅是歷史羅曼史的低潮,隔了幾年又會重返榮光再度流行,因此無須太悲觀。
既然談到「浪漫奇幻」(Romantasy),莎拉.麥克蓮分享,儘管以愛情故事為主軸的奇幻小說子類型「浪漫奇幻」大紅,卻尚未找到吸睛的行銷手法,來吸引「浪漫奇幻」的客群跨足歷史羅曼史。伊莉莎白.塔克同樣鼓勵「浪漫奇幻」的讀者勇於嘗試歷史羅曼史,兩者的架構其實是雷同的(這邊補充個人看法,我想莎拉和塔克皆認為,時空背景設定為虛擬古典世界觀的「浪漫奇幻」,若撇開奇幻元素,故事架構與歷史羅曼史是相似的)。
***
以上大致統整&節錄原文內容,有興趣可以點選文末連結閱讀全文。由於是用愛發電的翻譯,若站內童鞋發現有錯譯之處,也歡迎留言指正喔
至於我的看法與塔克和布魯爾相似,認為這是市場循環的現象,不用太悲觀。歷史羅曼史絕對不死,只是隨著時代不斷轉型。
原文連結︰An Elegy for the Duke: Are Reports of the Demise of Historical Romance Exaggerated? | BookTrib.
(附圖為《公爵與我》的原文書封)
- ivyfish 的專欄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或註冊
- 瀏覽次數:308
回應
ivyfish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希望歷史羅曼史重返榮光啊!
謝謝lynn
身為歷史羅曼史同好,看到消息其實頗震驚的,出版業總是瞬息萬變啊!不過也不用太悲觀,或許歷史羅曼史只是陷入轉型的陣痛期,相信過些時日又會回歸市場的。
至於台灣這邊的外曼出版,又是不同於美國的情況了。早年內曼崛起時,壓縮了同樣以租書店維生的外曼空間,最後因為輕薄短小的篇幅、本土化的內容更符合讀者喜好,因此逐漸取代後者。接著則是因應中國影視盛行的效應、題材更多元的中國原創言情,佔據了目前的市場主力。
lynn.romance replied on 固定網址
歷史羅曼史怎麼可能過時!?
謝謝ivyfish童鞋的編譯報導。
對於喜愛歷史羅曼史的我來說,看到標題真是嚇我一大跳!但老實說,臺灣已經八百年沒出歷史羅曼史的外曼了吧……
所言不假。
不過,如果把中國一些古代言情的原創愛情小說視為歷史羅曼史的一種,我覺得歷史羅曼史在臺灣,不但沒有消退,反而還逆勢成長直接打趴臺灣內曼和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