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羅曼史小說系列–另一個EVE系列 The Killing Game (下)

 

Iris Johansen 1999年出版的The killing Game在2011年由lifetime改編為電視電影。

 

        

Eve Duncan (Laura Prepon)

美國紐澤西州出身的Laura Prepon,在紐約the Total Theater Lab學習戲劇表演。除了戲劇外,她從十五歲起學習芭蕾、爵士和現代舞,平常也喜歡參加足球等運動。成為職業演員前,Laura在歐洲的巴黎、米蘭等地從事模特兒的工作,平常喜歡穿著復古混搭風格的衣服和運動休閒鞋,最喜歡的書是托爾金的哈比人。

小說裡的Eve因為失去女兒關係,言行之間總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憂傷,不管案子進行的期間,或是終於恢復臉骨原本的相貌,達成任務時,她總是處在一種憂鬱的氛圍裡。電影版中飾演Eve的Laura則很乾脆地拿掉這個受害者的特質,不再時時沉浸在悲傷中,而呈現更自信、更積極得追查女兒屍骨下落的樣貌。蠻喜歡Laura對這個角色所做的改變,她讓Eve的個性變得更正向也更獨立。

 

Joe Quinn (Ty Olsson)

Ty Olsson的名字雖然不廣為人知,但其實他已經在大、小螢幕演出過許多角色。演出電影比較知名的應該是X-men第二集中那位被魔形女設計注射鐵粉、送餐給關在塑膠監獄中萬磁王的警衛了。看不出來當時那位大叔拿掉絡腮鬍、瘦身下來後也是讓人耳目一新呀!近期電影中,他在Godzilla(哥斯拉)、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猩球掘起)、 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暮光之城四)中也都有客串演出。影集的部分Supernatural、新版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Once Upon a Time等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眼尖的同學一定已經發現了,Ty Olsson之前已經在High Noon亮相過囉!那時他飾演的是反派的角色,在The Killing Game中他則一躍成為男主角Joe Quinn。小說裡保護慾極強的Joe在電影中有稍稍收斂一點,可能因應女主角個性上小小的修改,使得男女主角處於一個較為平衡對等的關係。

 

   

Jane (Jamie Bloch)

從小就在各寄養之家漂泊的Jane早已練就一身保命的功夫,面對陌生危險的環境,已經知道如何隱藏自己,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從小受盡人情冷暖、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生活的Jane,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雖然家境不佳,但至少吃飽穿暖、不會凌虐暴力威脅小孩的家庭,卻因為捲入Eve的案子而導致寄養家庭的遇害,自己頓時又陷入流離失所的處境。幸好這次她被納入Eve和Joe保護的羽翼之下,獲得一個在充滿愛的環境成長的機會。在小說中,Jane在第二集出現之後就扮演非常吃重的角色,她既是Eve和Joe的女兒,也是兩人發生意見不合時的緩衝劑(這部分就牽涉到第四集的故事)。在電影中,因為拿掉Bonnie這個角色的緣故,所以Jane和Eve的互動便增加許多,一方面傳達了Eve喪女的悲傷,一方面也凸顯Eve和Jane對親情的渴望。

 

    

Sandra Duncan (Naomi Judd)

身為Eve的母親,在悲劇發生時,是陪伴女兒度過悲傷的重要支柱之一。Eve的重要的家人常常成為被威脅的對象,因此Sandra和Jane每次都得靠警方或保安人員特別加強人身安全,避免受傷。這個在小說和電影中屬於輔助性的角色卻因為演員Naomi Judd而引起矚目。這位在台灣默默無名的演員其實是位全方位的藝人,在美國可是赫赫有名的鄉村音樂歌手、暢銷書作家和主持人。不僅上過Larry King和Oprah的節目,知名的影劇新聞媒體The Hollywood Reporter(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ve-feed/laura-prepon-naomi-judd-star-...)還特別以她和女主角Laura為標題名介紹了這部電影,幫忙宣傳了一下呢!

 

  

Sarah Patrick (Teryl Rothery)

這位在The search挑大樑演出的Sarah第二集故事就已經登場,帶著她心愛的搜救黃金獵犬Monty一起參與搜尋任務、協助Eve找回Bonnie骸骨。這次的行動中第一次合作的Sarah和Eve從互動中了解了對方的遭遇和工作,建立起她們的友誼。一開始看到電影中的Sarah,說不失望是假的,但卻不是因為演員表現的關係。飾演Sarah的Teryl Rothery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加拿大籍演員,十三歲時就在音樂劇Bye Bye Birdie演出,她在另一部Annie Get Your Gun的表演還為自己贏得了最佳傑出表演獎,後來Teryl才轉往電視圈發展。Sarah在電影中黯淡的造型是讓人覺得最不滿的地方,雖然不是本片主要的角色,但書迷還是會希望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個美美的出場(個人主觀偏見> <)。至於黃金獵犬Monty不管在小說和電影都一樣的吸睛搶戲呀!

 

Robert Spiro (Brian Markinson)

不得不說Brain真的很適合飾演正氣凜然的警察/警探角色。High Noon電影裡他飾演談判專家,適時協助女主角一家,在這部片裡,他則成了協助Joe和Eve辦案的警察。這位常在各電視影集演出的Brian在The Killing Game大大發揮了他的演技,把角色的反差演得十分到位。

 

Lifetime頻道跳過第一集The Face of Deception直接改編第二集的The Killing Game其實不令人意外,畢竟第一集的故事比較偏重於破案的過程,原本男主角Logan後來更是被Joe給篡位了。直接從第二集的故事說起,可以更快速的進入主題,將重點放在找回Bonnie屍骨的案子上。和小說較大的不同,是電影刪除了小說裡貫穿前後故事,Eve和女兒Bonnie(鬼魂/靈魂?)的對話與互動。老實說,自己是贊成這樣的更動,雖然小說裡是借由這樣的互動來凸顯Eve和Bonnie的母女親情,但放在電影中卻顯得有點累贅,拿掉Bonnie的角色,而著墨於另一位小女孩Jane和Eve的戲份,其實也可以達成一樣的效果。

整體而言,The Killing Game演員們的表現都有一定的水準,可惜在劇情的鋪陳和運鏡上的銜接卻不是很流暢,故事以片段方式的呈現,讓人感覺一整個卡卡的,已經看過小說的讀者還可以在腦內補完背景資料,若是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就可能會覺得某些段落有些突兀、前後劇情也無法連貫。另外,第三集The Search其實也蠻獨立完整的,即使沒看過第一、二集小說,也能很快進入故事中,希望未來能有獲得改編電視電影的機會。

<電影預告> http://www.divatv.asia/killing-game/video?video_id=3317

 

圖片、資料來源:Goodreads, Amazon.com, IMDb, Youtube
http://www.irisjohansen.com/news.php?archive=10-2011
http://www.tvequals.com/2011/10/30/iris-johansens-the-killing-game-lmn-s...

 

部落格分類: